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 第9-10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 | 第10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研制 | 第10-12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 | 第10-11页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复合使用 | 第11-12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特点 | 第12-13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 | 第13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调节效应 | 第13-15页 |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3-14页 |
·对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14页 |
·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14-1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2 引言 | 第17-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条件 | 第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取样方法 | 第18-19页 |
·定标准植株 | 第18页 |
·干物质取样方法 | 第18页 |
·根系取样方法 | 第18-19页 |
·叶片取样方法 | 第1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2页 |
·子粒α一淀粉酶活性 | 第19页 |
·子粒可溶性糖含量 | 第19页 |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19-20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SOD 活性测定 | 第20页 |
·MDA 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CAT 活性测定 | 第21页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21页 |
·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3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抗氧化潜力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抗氧化潜力的影响 | 第26-28页 |
·对根系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对根系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对根系 CAT 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生长及抗氧化潜力的影响 | 第28-31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抗氧化潜力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第31-35页 |
·对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1-33页 |
·对吐丝后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5 结语与讨论 | 第37-41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光合色素含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抗氧化潜力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ABSTRACT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