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 | 第16-17页 |
2.1.1 项目监理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项目监理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第17-19页 |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17-19页 |
2.3 监理公司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 第19-20页 |
2.3.1 项目管理公司与施工企业并行发展模式 | 第19页 |
2.3.2 专业化工程监理公司发展模式 | 第19-20页 |
2.3.3 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发展模式 | 第20页 |
2.3.4 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发展模式 | 第20页 |
2.4 项目管理公司的组织特征 | 第20-22页 |
2.4.1 项目管理公司的基本条件 | 第20-21页 |
2.4.2 项目管理公司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第3章 胜利监理公司转型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33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2-23页 |
3.2 胜利监理公司转型的有利条件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外部条件分析 | 第23-25页 |
3.2.2 内部条件分析 | 第25-26页 |
3.3 胜利监理公司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 | 第26-28页 |
3.3.1 专业型人才不足 | 第26-27页 |
3.3.2 管理机制不灵活 | 第27页 |
3.3.3 技术水平较低 | 第27-28页 |
3.3.4 创新能力不足 | 第28页 |
3.4 胜利监理公司项目管理水平评价 | 第28-33页 |
第4章 胜利监理公司转型模式分析 | 第33-36页 |
4.1 胜利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型的模式比较 | 第33-34页 |
4.1.1 直接申请新的资质模式 | 第33页 |
4.1.2 行业内企业重组模式 | 第33-34页 |
4.1.3 企业之间战略联盟模式 | 第34页 |
4.2 胜利监理公司转型模式选择 | 第34-36页 |
第5章 推动胜利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型的保障措施 | 第36-40页 |
5.1 管理保障措施 | 第36-37页 |
5.1.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36页 |
5.1.2 调整组织结构 | 第36页 |
5.1.3 树立企业品牌 | 第36-37页 |
5.1.4 建立全面的工程项目信息资料库 | 第37页 |
5.2 业务保障措施 | 第37-38页 |
5.2.1 扩展业务范围及资质 | 第37-38页 |
5.2.2 兼并或联合设计、咨询、施工等企业 | 第38页 |
5.2.3 加大力度开发市场 | 第38页 |
5.3 辅助保障措施 | 第38-40页 |
5.3.1 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 | 第38-39页 |
5.3.2 积极寻求工程咨询协会的帮助 | 第39-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