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Lucy-Richardson的原子力图像重构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第11-13页
        1.1.1 AFM应用及前景第11页
        1.1.2 AFM工作原理第11-13页
    1.2 AFM的优缺点及图像重构意义第13-17页
        1.2.1 AFM扫描过程第13-14页
        1.2.2 AFM扫描特性分析第14-15页
        1.2.3 AFM的优点和缺点第15-16页
        1.2.4 AFM图像重构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图像重构技术研究第21-33页
    2.1 牛顿迭代法第21-22页
    2.2 图像插值方法第22-27页
        2.2.1 图像插值的应用第23-26页
        2.2.2 最近邻点插值法第26页
        2.2.3 双线性插值法第26-27页
        2.2.4 牛顿插值法第27页
    2.3 系统温漂校正方法第27-30页
        2.3.1 基于图像配准的温漂补偿算法第27-29页
        2.3.2 基于局部扫描的实时反馈算法第29-30页
    2.4 Douglas-Peuker算法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探针针尖盲建模方法第33-41页
    3.1 探针针尖盲建模方法原理第33-34页
    3.2 探针盲建模重构理论第34-37页
        3.2.1 数学形态学基本概念第34页
        3.2.2 探针成像过程的数学描述第34-36页
        3.2.3 探针形貌估算算法第36-37页
    3.3 探针建模计算速度的提高第37-40页
        3.3.1 探针针尖形貌预估计第38页
        3.3.2 算法核心的改进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Lucy-Richardson方法的AFM图像重构研究第41-51页
    4.1 引言第41-44页
        4.1.1 探针针尖展宽效应第41页
        4.1.2 展宽效应原理第41-43页
        4.1.3 识别针尖假象的方法第43-44页
    4.2 Lucy-Richardson方法研究第44-46页
        4.2.1 L-R算法条件假设第44页
        4.2.2 一维L-R算法定义第44-46页
        4.2.3 二维L-R算法定义第46页
    4.3 基于L-R算法的AFM图像重构第46-47页
    4.4 L-R算法的改进与优化第47-49页
        4.4.1 矢量外推加速方法第47-48页
        4.4.2 正则化L-R算法第48-49页
        4.4.3 加速正则化L-R算法第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算法仿真与实验分析第51-61页
    5.1 盲建模方法建立探针形貌第51-53页
        5.1.1 探针模型选择第51-52页
        5.1.2 碳纳米管扫描图像的重构第52-53页
    5.2 展宽效应Matlab仿真实验第53-55页
    5.3 L-R算法重构图像实验第55-59页
        5.3.1 纳米颗粒形貌变化第55-58页
        5.3.2 重构图像时间比较第58页
        5.3.3 重构图像精度比较第58-59页
        5.3.4 整体图像重构结果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3页
    6.1 总结第61页
    6.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阳三矿废水分质处理工艺设计研究
下一篇:银行前置系统动态密钥交互机制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