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10-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五、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 六、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综述 | 第17-28页 |
| 一、公共艺术设计综述 | 第17-18页 |
| 二、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特点 | 第18-19页 |
| 三、公共艺术设计在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发展的意义 | 第19-20页 |
| (一)红色文化拓展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 第19页 |
| (二)红色文化拓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第19页 |
| (三)红色文化拓展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19-20页 |
| 四、国内外公共艺术设计相关实例分析 | 第20-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概述 | 第28-34页 |
| 一、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发展前景分析 | 第28-29页 |
| 二、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9-31页 |
| 三、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教学路线规划 | 第31-33页 |
| (一)景区现场公共艺术设计—身临其境感受红色传统 | 第31-32页 |
| (二)徒步行军公共艺术设计—身体力行体验红色精神 | 第32页 |
| (三)基地中心公共艺术设计—情景教学提升红色素质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 | 第34-66页 |
| 一、设计分析 | 第34-37页 |
| (一)区位分析 | 第34-35页 |
| (二)文化分析 | 第35页 |
| (三)人群分析 | 第35-36页 |
| (四)精神内涵分析 | 第36-37页 |
| 二、设计概念 | 第37-38页 |
| 三、设计原则及方法 | 第38-41页 |
| (一)划分公共空间,确立红色主题 | 第38-39页 |
| (二)借助历史图景,唤醒红色记忆 | 第39-40页 |
| (三)色彩材料搭配,烘托红色氛围 | 第40页 |
| (四)观演情景体验,感受红色情怀 | 第40-41页 |
| (五)景观小品组合,回顾红色历程 | 第41页 |
| 四、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表达 | 第41-65页 |
| (一)基地整体布局规划与思路分析 | 第41-43页 |
| (二)功能分区与动线设计 | 第43页 |
| (三)分区设计 | 第43-57页 |
| (四)基地其他公共艺术设计 | 第57-61页 |
| (五)公共照明、绿化、铺装的艺术化设计 | 第61-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A: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调查问卷 | 第70-74页 |
| 附录 B:西柏坡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公共艺术设计 | 第74-77页 |
| 附录 C:时代的召唤红色文化美术馆公共艺术设计 | 第77-79页 |
| 附录 D:革命主题餐厅公共艺术设计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