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热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2 锂电池基础研究及其安全性问题第14-24页
    2.1 锂电池基础研究第14-17页
        2.1.1 锂电池的分类第14-15页
        2.1.2 锂电池的基本组成第15-16页
        2.1.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第16-17页
    2.2 锂电池的传热特性分析及温度场的研究方法第17-20页
        2.2.1 锂电池的传热特性第17页
        2.2.2 锂电池温度场的研究方法第17页
        2.2.3 CFD控制方程第17-20页
    2.3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第20-22页
        2.3.1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2.3.2 锂电池的优良性能第21-22页
    2.4 锂电池温度特性及安全性问题第22-23页
        2.4.1 锂电池温度特性第22-23页
        2.4.2 锂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提出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锂电池单体的热特性仿真分析第24-35页
    3.1 锂电池仿真分析的必要性第24页
    3.2 锂电池单体的生热模型及几何模型第24-28页
        3.2.1 锂电池单体的生热模型第24-26页
        3.2.2 Ansys仿真分析软件第26页
        3.2.3 锂电池单体的几何模型第26-28页
    3.3 锂电池单体温度场仿真分析第28-32页
        3.3.1 锂电池单体网格划分第28-30页
        3.3.2 不同放电倍率的单体锂电池的温度场第30-32页
    3.4 锂电池组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建立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锂电池组热特性的仿真分析第35-43页
    4.1 锂电池组散热仿真分析第35-39页
        4.1.1 不考虑空气间隙的仿真分析第35-37页
        4.1.2 考虑空气间隙的仿真分析第37-38页
        4.1.3 空气间隙对电池组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4.2 散热结构的确定第39-40页
        4.2.1 翅片式换热器第39-40页
        4.2.2 翅片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第40页
        4.2.3 翅片式换热器的特点第40页
    4.3 空气域的引入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锂电池组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第43-57页
    5.1 COMSOL Multiphysics基本信息第43-45页
    5.2 散热结构的参数优化第45-54页
        5.2.1 进风速度的设置及优化第45-49页
        5.2.2 翅片数目的设置及优化第49-52页
        5.2.3 翅片厚度的设置及优化第52-54页
    5.3 三因素正交试验的设计第54页
        5.3.1 正交试验的方案第54页
    5.4 正交试验的简化设计及最优散热方案第54-56页
        5.4.1 正交试验的简化设计第55页
        5.4.2 最优散热方案第55-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8页
    6.1 全文总结第57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57页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57-58页
7 参考文献第58-62页
8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磁纳米的燃料电池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下一篇: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