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研究--以武汉钢花120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选题缘由第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从增量扩长到存量开发第9页
        1.2.2 发展背景:自上而下的老旧社区更新思路亟待调整第9-10页
        1.2.3 现实背景:城市非正规性——老旧社区更新研究中的盲点第10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0页
        1.3.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5页
        1.4.1 老旧社区第11-12页
        1.4.2 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第12-14页
        1.4.3 微改造第14-15页
    1.5 研究对象与样本分析第15-18页
        1.5.1 研究对象第15-16页
        1.5.2 研究样本分析第16-18页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8-21页
        1.6.1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6.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1.7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第23-36页
    2.1 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研究第23-26页
        2.1.1 日常生活的多维认知第23-24页
        2.1.2 日常生活研究的空间转向第24-26页
    2.2 开放建筑理论研究第26-28页
        2.2.1 分层级的决策控制权下放第27页
        2.2.2 开放的设计过程第27-28页
    2.3 城市社区更新相关研究综述第28-32页
        2.3.1 城市社区更新的相关理论第28-29页
        2.3.2 城市社区微更新的实践探索第29-32页
    2.4 城市非正规性相关研究综述第32-36页
        2.4.1 国外城市非正规性相关研究第32-33页
        2.4.2 国内城市非正规性的相关研究第33-36页
3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形成及类型特征研究第36-61页
    3.1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认知第36-41页
        3.1.1 当前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3.1.2 社区主体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第38-40页
        3.1.3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属性第40-41页
    3.2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的功能类型第41-47页
        3.2.1 半公共空间第42-44页
        3.2.2 邻里活动空间第44-45页
        3.2.3 非正规经营空间第45-47页
    3.3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的特征第47-61页
        3.3.1 空间界面特征第47-52页
        3.3.2 空间尺度特征第52-57页
        3.3.3 空间位置特征第57-61页
4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探究第61-84页
    4.1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的价值目标第61-63页
    4.2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的工作框架第63-76页
        4.2.1 工作内容第64-72页
        4.2.2 公众参与第72-76页
    4.3 老旧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的规划策略第76-84页
        4.3.1 微改造的空间设计方法第77-78页
        4.3.2 建立非正规性公共空间与外部系统的衔接第78-81页
        4.3.3 优化提升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内部要素第81-84页
5 实证研究:武汉钢花120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第84-107页
    5.1 武汉钢花120社区的基本概况第84-90页
        5.1.1 武汉青山区的前世今生第84-85页
        5.1.2 武汉钢花120社区概况第85-90页
    5.2 武汉钢花120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识别第90-94页
        5.2.1 半公共空间第90-91页
        5.2.2 邻里活动空间第91-92页
        5.2.3 非正规经营空间第92-94页
    5.3 武汉钢花120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工作框架第94-96页
        5.3.1 微改造的工作框架第94页
        5.3.2 社区微改造工作站构建第94-96页
    5.4 武汉钢花120社区非正规性公共空间微改造规划策略第96-107页
        5.4.1 半公共空间微改造规划策略第96-99页
        5.4.2 邻里活动空间微改造规划策略第99-102页
        5.4.3 非正规经营空间微改造规划策略第102-107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7-110页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07-108页
        6.1.1 研究结论第107-108页
        6.1.2 论文的创新点第108页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拟清热化瘀方治疗湿热瘀阻型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针刺结合耳穴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