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催化剂制备工艺论文--催化剂载体论文

微波作用下不同晶型氧化铝载体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1 FCC汽油中硫化物的分布第10-11页
    1.2 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活性第11-15页
        1.2.1 典型硫化物的加氢脱硫机理第12-15页
    1.3 FCC汽油脱硫技术第15-17页
        1.3.1 FCC非加氢脱硫技术第15页
        1.3.2 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第15-17页
    1.4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组成和作用机理第17-20页
        1.4.1 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组分第17页
        1.4.2 加氢脱硫催化剂助剂的作用第17-18页
        1.4.3 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第18页
        1.4.4 加氢脱硫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第18-20页
    1.5 不同晶型氧化铝的分类与复合载体制备第20-23页
        1.5.1 不同晶型氧化铝的分类与制备第20-23页
        1.5.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23页
    1.6 微波技术及其在HDS中的应用第23-25页
        1.6.1 微波加热原理第23-24页
        1.6.2 微波加热特点第24页
        1.6.3 微波加速化学反应机理第24-25页
        1.6.4 微波辅助脱硫的应用第25页
    1.7 文献综述小结第25-26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6-31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第26-27页
        2.1.1 实验药品第26-27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页
    2.2 载体与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7-28页
        2.2.1 X射线衍射(XRD)表征第27页
        2.2.2 氮气吸附脱附(BET)表征第27-28页
        2.2.3 载体堆密度表征第28页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征第28页
        2.2.5 介电性质第28页
    2.3 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评价第28-31页
        2.3.1 实验原料第28-29页
        2.3.2 加氢微反装置及操作方法第29-30页
        2.3.3 催化剂的预硫化第30页
        2.3.4 加氢脱硫反应条件第30页
        2.3.5 原料及产品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氧化铝合成条件的选择及微波在合成中的作用第31-51页
    3.1 不同合成条件对氧化铝载体的影响第31-41页
        3.1.1 不同原料配比的影响第31-38页
        3.1.2 反应pH对氧化铝的影响第38-39页
        3.1.3 水热处理对氧化铝的影响第39-41页
        3.1.4 老化时间对氧化铝的影响第41页
    3.2 微波辅助合成氧化铝载体第41-49页
        3.2.1 微波合成氧化铝第41-45页
        3.2.2 微波处理对氧化铝的影响第45-46页
        3.2.3 微波干燥对氧化铝的影响第46-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不同晶型氧化铝制备及其钛改性研究第51-65页
    4.1 氧化铝前驱体的合成与表征第51-53页
        4.1.1 氧化铝前驱体的XRD表征第51-52页
        4.1.2 氧化铝前驱体的FT-IR表征第52-53页
    4.2 不同晶型氧化铝的制备第53-55页
        4.2.1 不同晶型氧化铝的XRD表征第53-54页
        4.2.2 不同晶型氧化铝的BET表征第54-55页
    4.3 氧化铝的钛改性研究第55-64页
        4.3.1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56页
        4.3.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表征第56-61页
        4.3.3 微波辅助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第61-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载体及催化剂的介电性质和HDS性能研究第65-81页
    5.1 氧化铝载体的介电性质第65-71页
        5.1.1 氢氧化铝前驱体和不同晶型氧化铝的介电性质第66-68页
        5.1.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介电性质第68-71页
    5.2 氧化铝载体催化剂的制备第71-73页
        5.2.1 氧化铝载体催化剂的XRD表征第71-72页
        5.2.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制备第72页
        5.2.3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XRD表征第72-73页
    5.3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介电性质第73-74页
        5.3.1 不同晶型氧化铝基催化剂的介电性质第73页
        5.3.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介电性质第73-74页
    5.4 催化剂噻吩模型化合物加氢脱硫性能评价第74-76页
        5.4.1 不同的载体合成条件对催化剂噻吩模型化合物HDS的影响第74-75页
        5.4.2 三种晶型氧化铝基催化剂噻吩模型化合物HDS第75页
        5.4.3 复合载体催化剂噻吩模型化合物HDS第75-76页
    5.5 微波辅助FCC汽油HDS第76-79页
        5.5.1 微波对三种催化剂的HDS效果影响第76-78页
        5.5.2 微波对三种催化剂的HYD的影响第78-79页
        5.5.3 三种催化剂在微波作用下对FCC汽油烃组成的影响第79页
    5.6 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粳稻芽期耐盐碱性关联分析
下一篇:绥化市兰西县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