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诃子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1 诃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第11页 |
1.1.2 诃子的提取方法 | 第11-12页 |
1.2 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第12-13页 |
1.2.2 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13页 |
1.2.3 酚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 第13-14页 |
1.2.4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1.3 抗腹泻研究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1.4 小肠上皮中的水和NaCl离子通道 | 第16-18页 |
1.4.1 参与NaCl吸收的主要离子通道 | 第16-17页 |
1.4.2 参与K~+吸收的主要离子通道 | 第17页 |
1.4.3 参与水吸收的主要离子通道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材料 | 第20-21页 |
2.1.1 试剂 | 第20页 |
2.1.2 试验动物 | 第20页 |
2.1.3 仪器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28页 |
2.2.1 响应面法优化诃子总酚酸提取工艺 | 第21-23页 |
2.2.2 诃子水提物的抗腹泻活性及成分分析 | 第23-25页 |
2.2.3 诃子抗腹泻活性机制初步研究 | 第25-28页 |
3 结果 | 第28-46页 |
3.1 响应面法优化诃子总酚酸提取工艺 | 第28-35页 |
3.1.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第28-29页 |
3.1.2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 | 第29-33页 |
3.1.3 试验验证 | 第33页 |
3.1.4 与连续回流法对比 | 第33页 |
3.1.5 诃子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3-35页 |
3.2 诃子水提物的抗腹泻活性及成分 | 第35-43页 |
3.2.1 急性毒性试验 | 第35-36页 |
3.2.2 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的抑制作用 | 第36页 |
3.2.3 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推进的抑制作用 | 第36页 |
3.2.4 对大鼠小肠积液的抑制作用 | 第36页 |
3.2.5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36-39页 |
3.2.6 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39页 |
3.2.7 HPLC-ESI-MS分析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 第39-43页 |
3.3 诃子抗腹泻活性机制初步研究 | 第43-46页 |
3.3.1 诃子对水离子通道基因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诃子对钠离子通道基因的影响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1页 |
4.1 响应面法优化诃子总酚酸提取工艺 | 第46-49页 |
4.1.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1.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1.3 与连续回流法对比 | 第48页 |
4.1.4 诃子提取物抗氧化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2 诃子水提物的抗腹泻活性及成分 | 第49-50页 |
4.3 诃子抗腹泻活性机制分析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