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意义 | 第12-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2.1 关于国内外网络购物社区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关于国内外网络口碑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2.3 关于国内外意见领袖的研究 | 第19-20页 |
1.2.4 关于国内外互动研究相关文献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 理论框架 | 第25-26页 |
2 网络口碑传播的现状与特点 | 第26-33页 |
2.1 网络口碑传播现状 | 第26-30页 |
2.1.1 社区内容产出频率高、数量多 | 第26-27页 |
2.1.2 PGC内容种类多、覆盖面广 | 第27-28页 |
2.1.3 PGC内容对用户针对性强 | 第28-29页 |
2.1.4 社区现有互动方式丰富 | 第29-30页 |
2.2 网络口碑传播特点 | 第30-33页 |
2.2.1 UGC+PGC优质内容共存 | 第30-31页 |
2.2.2 社区内容融合电商产出社交化购物体验 | 第31页 |
2.2.3 社区互动强化用户共享情感 | 第31-33页 |
3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主体分析 | 第33-41页 |
3.1 特定平台和规则下的网络购物社区口碑互动 | 第33-34页 |
3.2 基于问卷调查的意见领袖与用户特征分析 | 第34-41页 |
3.2.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34-35页 |
3.2.2 社会人口学特征样本分析 | 第35-37页 |
3.2.3 用户接触社区频率与时长分析 | 第37-39页 |
3.2.4 用户内容偏好特征分析 | 第39-41页 |
4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行为 | 第41-56页 |
4.1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方式 | 第41-45页 |
4.1.1 用户与意见领袖的互动:多渠道立体式互动 | 第41-44页 |
4.1.2 用户之间的互动: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互动的前提 | 第44-45页 |
4.1.3 用户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对兴趣内容的精准获取 | 第45页 |
4.2 网络口碑传播互动内容分析 | 第45-49页 |
4.2.1 互动内容样本的选择原则 | 第46页 |
4.2.2 互动中评论内容的分析 | 第46-49页 |
4.3 网络购物社区互动动机分析 | 第49-53页 |
4.3.1 针对网络口碑传播的深度访谈 | 第49-51页 |
4.3.2 基于深度访谈总结的互动动机分析 | 第51-53页 |
4.4 口碑传播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 | 第53-56页 |
4.4.1 参与者的共同在场 | 第54页 |
4.4.2 对局外人的设限 | 第54页 |
4.4.3 注意力焦点的汇聚 | 第54-55页 |
4.4.4 互动仪式中共享的情感 | 第55-56页 |
5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仪式链 | 第56-63页 |
5.1 口碑传播互动仪式的形成 | 第56-60页 |
5.1.1 参与者通过互动仪式产生情感能量的积累 | 第56-57页 |
5.1.2 互动仪式形成群体的符号 | 第57-59页 |
5.1.3 互动仪式带来群体的团结 | 第59-60页 |
5.1.4 互动仪式模型的构成 | 第60页 |
5.2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 第60-62页 |
5.3 网络口碑传播中的互动仪式链应用示例 | 第62-63页 |
6 对口碑传播中互动的总结 | 第63-67页 |
6.1 口碑传播中意见领袖与用户互动带来的影响 | 第63-65页 |
6.1.1 积极影响:效率与用户归属感的产生 | 第63-64页 |
6.1.2 消极影响:劣质内容与监管难度的增加 | 第64-65页 |
6.2 发展前景 | 第65-67页 |
6.2.1 提高口碑传播准入门槛,增强用户素养 | 第65-66页 |
6.2.2 利用技术加强社区互动内容的监管 | 第66页 |
6.2.3 增进社区情感连结,营造社区文化 | 第66-67页 |
7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1 网络购物社区口碑传播互动调查问卷 | 第72-76页 |
附录2 访谈大纲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