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16-18页
第二章 普惠金融发展分析第18-30页
    一、普惠金融相关金融概念概述第18-21页
        (一) 普惠金融概念与框架第18-19页
        (二) 普惠金融的意义第19-21页
    二、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第21-24页
        (一) 国际普惠金融的发展三阶段第21-22页
        (二)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第22-24页
    三、普惠金融的实践第24-27页
        (一) 国际普惠金融的实践第24-26页
        (二) 我国普惠金融的实践第26-27页
    四、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第27-30页
        (一) 普惠金融模式的瓶颈第28-29页
        (二) 普惠金融的内生要求第29-30页
第三章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第30-49页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会第30-33页
        (一) 数字普惠金融概述第30页
        (二) 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及优势第30-31页
        (三)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第31-33页
    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第33-43页
        (一)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支撑第33-37页
        (二) 基于SWOT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可行性第37-41页
        (三) 基于PEST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可行性第41-43页
    三、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第43-49页
        (一) 大数据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第44-46页
        (二) 移动互联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第46-47页
        (三) 云计算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第47-49页
第四章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数字化支付体系为例第49-65页
    一、我国数字化支付体系发展现状第49-54页
    二、我国数字化支付体系的监管现状第54-55页
    三、我国数字化支付体系的普惠金融价值第55-60页
        (一) 数字化支付体系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第55-57页
        (二) 数字化支付体系具有极大的规模效应和成本领先优势第57-58页
        (三) 数字化支付体系有更强的客户触达能力第58页
        (四) 数字化支付体系对传统金融的倒逼促进了金融创新第58-59页
        (五) 数字化支付体系模糊了货币和金融产品的界限第59-60页
    四、我国数字化支付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第60-64页
        (一) 数字化支付体系现存的问题第60-63页
        (二) 数字化支付体系体系的风险第63-64页
    五、我国数字化支付体系体系的发展趋势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65-70页
    一、结论第65-67页
        (一) 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的推动作用第65-66页
        (二) 数字技术给普惠金融带来的问题第66-67页
        (三)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展望第67页
    二、政策建议第67-70页
        (一) 客户层面:努力提升知识储备第67-68页
        (二) 微观层面:完善金融服务商的自身建设第68页
        (三) 中观层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68-69页
        (四) 宏观层面:加快征信体系建立、完善监管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