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1.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2 研究进展第16-21页
        1.2.1 气候变化对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第16-19页
        1.2.2 气候变化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第19-21页
    1.3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1.4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1 不同海拔梯度研究地气候条件差异分析第23页
        1.4.2 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对水葱和茭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3-24页
        1.4.3 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对水葱和茭草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4页
        1.4.4 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对水葱和茭草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24页
    1.5 研究目的第24-25页
2.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5-30页
    2.1 试验材料和实验设计第25-26页
        2.1.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2.1.2 实验设计第26页
    2.2 指标测定第26-28页
        2.2.1 植物形态结构指标测定第26-27页
        2.2.2 植物地上生物量指标测定第27页
        2.2.3 植物光合指标测定第27-28页
        2.2.4 植物光合日变化指标测定第28页
        2.2.5 不同海拔梯度研究地主要气候因子的测定第28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8-29页
    2.4 技术路线第29-30页
3.研究结果第30-55页
    3.1 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研究区域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第30-36页
        3.1.1 三个区域50 年来主要气侯因子的变化情况第30-33页
        3.1.2 三个研究地主要气象数据分析第33-35页
        3.1.3 三个研究地主要气候因子及其主导因子分析第35-36页
    3.2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光合的影响第36-51页
        3.2.1 生长周期内水葱和茭草的光合日变化第36-38页
        3.2.2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3.2.3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40-43页
        3.2.4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第43-47页
        3.2.5 水葱和茭草光合指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7-51页
    3.3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形态结构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第51-55页
        3.3.1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株高的影响第51页
        3.3.2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茎粗的影响第51-52页
        3.3.3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水葱和茭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第52-54页
        3.3.4 水葱和茭草形态结构及地上生物量指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54-55页
4.讨论第55-59页
    4.1 水葱和茭草光合作用对区域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第55-56页
    4.2 水葱和茭草形态结构及地上生物量对区域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第56-59页
5.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研究展望第60页
    5.3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3页
附录第73-74页
个人简介第74-75页
导师简介第75-76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CP与PO-T2T蓝光激基复合物能量传递实现高效率橙光和白光OLED的研究
下一篇:微波烧结Al2O3-ZrO2-石墨复合陶瓷的制备与磨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