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7页 |
2.1 信号完整性问题 | 第21-22页 |
2.1.1 信号完整性的定义及产生根源 | 第21页 |
2.1.2 信号完整性的测量技术 | 第21-22页 |
2.2 信号完整性分析和S参数的关系 | 第22页 |
2.3 矢量网络分析仪与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22-24页 |
2.3.1 矢量网络分析仪概述 | 第22-24页 |
2.3.2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意义 | 第24页 |
2.4 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24-25页 |
2.4.1 总体技术路线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25页 |
2.4.2 该方案的应用范围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S参数频域-时域变换方法及实现 | 第27-49页 |
3.1 S参数相关知识 | 第27-29页 |
3.1.1 S参数定义 | 第27-29页 |
3.1.2 从频域角度看S参数与信号质量的关系 | 第29页 |
3.2 傅里叶变换 | 第29-31页 |
3.2.1 连续傅里叶变换 | 第29-30页 |
3.2.2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30-31页 |
3.3 S参数时域变换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3.3.1 离散采样 | 第31-32页 |
3.3.2 截断效应 | 第32页 |
3.3.3 加窗减小截断效应 | 第32-36页 |
3.3.4 尺度变换和重归一化 | 第36-37页 |
3.4 仿真过程 | 第37-39页 |
3.4.1 测量S参数的谐波相关要求 | 第37页 |
3.4.2 直流外推法 | 第37页 |
3.4.3 构造完整S参数 | 第37-38页 |
3.4.4 时域分辨率 | 第38-39页 |
3.5 仿真结果 | 第39-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49-69页 |
4.1 利用眼图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49-58页 |
4.1.1 产生随机码型序列 | 第49-50页 |
4.1.2 产生眼图 | 第50-55页 |
4.1.3 仿真与结果 | 第55-58页 |
4.2 插入抖动 | 第58-62页 |
4.2.1 抖动定义和分类 | 第59-60页 |
4.2.2 随机抖动 | 第60-61页 |
4.2.3 周期抖动 | 第61页 |
4.2.4 仿真与结果 | 第61-62页 |
4.3 预加重和均衡 | 第62-67页 |
4.3.1 预加重 | 第63-65页 |
4.3.2 均衡 | 第65页 |
4.3.3 仿真与结果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 | 第69-81页 |
5.1 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 | 第69-80页 |
5.1.1 软件介绍 | 第69-77页 |
5.1.2 软件开发流程 | 第77-8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