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铝硅合金概述 | 第13-15页 | 
| 1.2.1 铝硅合金发展现状 | 第14页 | 
| 1.2.2 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应用 | 第14-15页 | 
| 1.2.3 亚共晶铝硅合金及组织 | 第15页 | 
| 1.3 铝合金双辊连续铸轧技术 | 第15-19页 | 
| 1.3.1 铝合金双辊连续铸轧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 1.3.2 连续铸轧带坯的结晶 | 第17-18页 | 
| 1.3.3 双辊铸轧凝固过程中的传输 | 第18-19页 | 
| 1.3.4 铸轧铝板带坯显微组织与性能 | 第19页 | 
| 1.4 影响亚共晶铝硅合金铸轧组织的工艺因素 | 第19-28页 | 
| 1.4.1 熔炼工艺对亚共晶铝硅合金铸轧板坯的影响 | 第19-21页 | 
| 1.4.2 变质处理对亚共晶铝硅合金铸轧组织的影响 | 第21-26页 | 
| 1.4.3 铸轧工艺参数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1.4.4 热处理工艺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28页 | 
|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 1.5.1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1.5.2 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30-31页 | 
| 2.1.1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 2.1.2 试验设备 | 第31页 | 
| 2.2 试验方案 | 第31-34页 | 
| 2.2.1 合金熔炼及连续铸轧 | 第32-34页 | 
| 2.2.2 合金热处理工艺 | 第34页 | 
| 2.3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 2.3.1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第34-35页 |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分析 | 第35-36页 | 
| 2.4 差热分析(DSC) | 第36页 | 
| 2.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变质处理对铝硅合金铸轧板坯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38-45页 | 
| 3.1 引言 | 第38页 | 
| 3.2 锶变质剂的变质处理 | 第38-43页 | 
| 3.2.1 变质的加入对铝硅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2.2 变质时间对铝硅合金组织影响 | 第39-41页 | 
| 3.2.3 精炼对变质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铸轧工艺参数对铝硅合金铸轧板坯组织的影响 | 第45-54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热轧与铸轧板坯金相组织 | 第45-46页 | 
| 4.3 铸轧区长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46-49页 | 
| 4.4 前箱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49-51页 | 
| 4.5 板坯厚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1-5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热处理对铝硅合金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54-61页 | 
| 5.1 引言 | 第54页 | 
| 5.2 差热分析(DSC) | 第54-55页 | 
| 5.3 热处理前后金相组织分析 | 第55-57页 | 
| 5.4 力学性能与断口分析 | 第57-59页 | 
| 5.4.1 力学性能 | 第57-58页 | 
| 5.4.2 断口形貌 | 第58-59页 | 
| 5.5 铝硅合金板坯后续加工检验 | 第59-6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