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DEM的综合地形复杂度与格网分辨率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1 复杂度第12-13页
        1.3.2 地形复杂度第13-15页
        1.3.3 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第15-17页
        1.3.4 综述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 创新点第20页
    1.6 论文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2-34页
    2.1 基于格网DEM的地形表达第22-24页
    2.2 地形因子及分类第24页
    2.3 空间分析理论第24-28页
        2.3.1 叠置分析第25页
        2.3.2 表面分析第25-26页
        2.3.3 重分类第26页
        2.3.4 重采样第26-27页
        2.3.5 地图代数第27-28页
    2.4 数学分析方法第28-30页
        2.4.1 熵权法第28-30页
        2.4.2 变点分析法第30页
    2.5 数理统计方法第30-31页
        2.5.1 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2.5.2 回归分析第31页
    2.6 分形理论第31-34页
        2.6.1 分形的概念和特征第31-32页
        2.6.2 分形维数第32-33页
        2.6.3 无标度区间第33-34页
第三章 地形复杂度的量化第34-59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4-35页
        3.1.1 基本情况第34页
        3.1.2 数据来源第34-35页
    3.2 基本地形因子的选取第35-36页
    3.3 基本地形因子的提取与分析第36-51页
        3.3.1 坡度变率第36-40页
        3.3.2 坡向变率第40-44页
        3.3.3 曲率第44-51页
    3.4 综合地形复杂度的量化第51-57页
        3.4.1 基本地形因子归一化第51-52页
        3.4.2 熵权法确认基本地形因子权重第52-54页
        3.4.3 综合地形复杂度的量化第54-57页
    3.5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DEM适宜分辨率的计算模型第59-74页
    4.1 DEM适宜分辨率计算模型的技术流程第59-60页
    4.2 基于分形维数的DEM格网适宜分辨率区间确定第60-64页
        4.2.1 计算原理第60页
        4.2.2 结果分析第60-64页
    4.3 基于时间效率的DEM格网适宜分辨率确定第64-66页
    4.4 综合地形复杂度与格网适宜分辨率关系研究第66-73页
        4.4.1 基本思路第66-68页
        4.4.2 结果分析第68-70页
        4.4.3 结果验证第70-73页
    4.5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DEM适宜分辨率计算模型的应用第74-82页
    5.1 DEM适宜分辨率计算模型的变分辨率应用第74-81页
    5.2 DEM适宜分辨率计算模型的变分辨率应用结果分析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6页
    6.1 研究结论第82-84页
    6.2 讨论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uSTAR数据对耀变体硬X波段的辐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中典型地物分割参数优选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