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概述 | 第14-16页 |
2.1.1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内涵 | 第14页 |
2.1.2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功能 | 第14-16页 |
2.2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宽恕制度的法学基础 | 第16-17页 |
2.2.2 宽恕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 第17-19页 |
第3章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 第19-26页 |
3.1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3.2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3.2.1 宽恕制度适用范围过于宽泛 | 第23-24页 |
3.2.2 宽恕条件具体适用不一致 | 第24页 |
3.2.3 宽恕待遇过于优厚 | 第24-26页 |
第4章 国外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比较及分析 | 第26-35页 |
4.1 国外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立法现状概述 | 第26-31页 |
4.1.1 美国的反垄断法宽恕制度 | 第26-28页 |
4.1.2 欧盟的反垄断法宽恕制度 | 第28-29页 |
4.1.3 韩国的反垄断法宽恕制度 | 第29-30页 |
4.1.4 日本的反垄断法宽恕制度 | 第30-31页 |
4.2 国外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31-35页 |
4.2.1 减免处罚的性质之比较 | 第31-32页 |
4.2.2 申请者范围和数量之比较 | 第32页 |
4.2.3 宽恕申请者的义务比较 | 第32-33页 |
4.2.4 宽恕程度的设置比较 | 第33-35页 |
第5章 中国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完善 | 第35-40页 |
5.1 明确宽恕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35-37页 |
5.1.1 明确宽恕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5页 |
5.1.2 扩大提出申请的主体范围 | 第35-36页 |
5.1.3 明确申请者的义务 | 第36-37页 |
5.1.4 设置合理的宽恕待遇 | 第37页 |
5.2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适用程序 | 第37-40页 |
5.2.1 明确申请与受理程序 | 第37-39页 |
5.2.2 明确实施宽恕待遇程序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