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归纳与界定 | 第16页 |
1.3.2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 | 第16页 |
1.3.3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与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16-17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安全事故调查的目的 | 第20页 |
2.1.3 安全事故调查的原则 | 第20-21页 |
2.2 调查结果认同度的定义 | 第21页 |
2.3 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范围 | 第21-23页 |
第3章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界定 | 第23-44页 |
3.1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简介与问题 | 第23-29页 |
3.1.1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 第23-27页 |
3.1.2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2 安全事故调查主体简介与问题 | 第29-32页 |
3.2.1 安全事故调查主体 | 第29-30页 |
3.2.2 安全事故调查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3 安全事故调查程序简介与问题 | 第32-38页 |
3.3.1 安全事故调查程序 | 第32-36页 |
3.3.2 安全事故调查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4 安全事故调查制度简介与问题 | 第38-44页 |
3.4.1 安全事故调查制度 | 第38-39页 |
3.4.2 安全事故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第4章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 | 第44-56页 |
4.1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的问卷设计 | 第44-47页 |
4.1.1 问卷的设计原则与确定 | 第44-45页 |
4.1.2 问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47页 |
4.2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数据收集 | 第47-49页 |
4.2.1 问卷收集情况 | 第47-48页 |
4.2.2 问卷发放情况 | 第48页 |
4.2.3 样本基本情况 | 第48-49页 |
4.3 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数据检验 | 第49-56页 |
4.3.1 信度检验 | 第49-50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50-56页 |
第5章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研究 | 第56-79页 |
5.1 分析思路 | 第56页 |
5.2 因子分析方法 | 第56-65页 |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6-61页 |
5.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1-65页 |
5.3 路径分析 | 第65-79页 |
5.3.1 初始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3.2 探索性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第68-74页 |
5.3.4 假设路径验证结果 | 第74-75页 |
5.3.5 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效应分析 | 第75-77页 |
5.3.6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路径图讨论 | 第77-78页 |
5.3.7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路径图的启示 | 第78-79页 |
第6章 改善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的建议 | 第79-83页 |
6.1 改善事故调查制度的建议 | 第79-80页 |
6.2 改善事故调查程序的建议 | 第80-81页 |
6.3 改善事故调查报告的建议 | 第81页 |
6.4 改善事故调查主体的建议 | 第81-8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6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1 | 第90-91页 |
附录2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