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8-11页 |
1、民意调查概念及其与民意的关系 | 第8-10页 |
2、研究对象 | 第10页 |
3、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二、台湾民意调查机构发展概述 | 第15-22页 |
(一) 历程 | 第15-19页 |
1、草创时期 | 第15-16页 |
2、成长时期 | 第16-18页 |
3、繁盛时期 | 第18-19页 |
(二) 类型分析 | 第19-20页 |
(三) 民意调查内容 | 第20-22页 |
1、选情预测调查 | 第20页 |
2、公共议题 | 第20-21页 |
3、满意度调查 | 第21-22页 |
三、台湾民意调查机构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一) 政府类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2-24页 |
1、“国发会”现状 | 第22-23页 |
2、“陆委会”现状 | 第23页 |
3、“经济部”现状 | 第23-24页 |
(二) 社会组织类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4-25页 |
1、具有政党背景的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4页 |
2、学术研究类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4-25页 |
(三) 市场企业类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5-27页 |
1、媒体民意调查机构现状 | 第25-26页 |
2、专业民意调查公司现状 | 第26-27页 |
四、台湾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27-37页 |
(一) 政府类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27页 |
(二)社会组织类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27-31页 |
1、具有政党背景的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27-30页 |
2、学术研究类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30-31页 |
(三) 市场企业类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31-33页 |
1、媒体民意调查机构的模式 | 第31-33页 |
2、专业民意调查公司的模式 | 第33页 |
(四) 各类民意调查机构的综合对比 | 第33-37页 |
1、台湾民意调查机构的发展特点 | 第33-34页 |
2、各类民意调查机构的优势 | 第34-36页 |
3、台湾民意调查机构的发展方向 | 第36-37页 |
五、台湾民意调查机构开展民意调查的影响与思考 | 第37-43页 |
(一) 台湾民意调查对台湾的影响 | 第37-39页 |
1、民意调查成为政治势力的重要工具 | 第37-38页 |
2、民意调查影响台湾当局的治理绩效 | 第38页 |
3、民意调查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 第38-39页 |
(二) 台湾民意调查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 第39-41页 |
1、台湾政治势力力图通过民意调查塑造民众的大陆观 | 第39-40页 |
2、民意调查成为蓝绿争夺两岸关系话语权的重要工具 | 第40页 |
3、民意调查成为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重要道义支撑 | 第40-41页 |
(三) 台湾民意调查机构对于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启示 | 第41-43页 |
1、利用岛内民意调查机构开展自己的民意调查,以切实准确了解台湾的民意变化 | 第41-42页 |
2、自己设计问卷,充分发挥民意调查能够在岛内产生的作用,引导台湾民意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一) 结论 | 第43-44页 |
(二)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