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激励、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3-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5页 |
2.1.1 高管激励 | 第20-22页 |
2.1.2 制度环境 | 第22-23页 |
2.1.3 公司绩效 | 第23-24页 |
2.1.4 中小企业板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2.1 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2 激励理论 | 第26-28页 |
2.2.3 制度理论 | 第28-29页 |
2.2.4 权变理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文献综述 | 第31-38页 |
3.1 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 | 第31-36页 |
3.1.1 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3.1.2 文献总结 | 第35-36页 |
3.2 高管激励、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 | 第36-38页 |
3.2.1 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3.2.2 文献总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 第38-55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8-42页 |
4.1.1 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 | 第38-39页 |
4.1.2 高管激励、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 | 第39-42页 |
4.2 实证设计 | 第42-55页 |
4.2.1 样本选择 | 第42-44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2.3 变量度量 | 第45-52页 |
4.2.4 检验路径 | 第52页 |
4.2.5 模型构建 | 第52-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98页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5-58页 |
5.1.1 解释变量 | 第55-56页 |
5.1.2 调节变量 | 第56页 |
5.1.3 控制变量 | 第56-57页 |
5.1.4 被解释变量 | 第57-58页 |
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58-62页 |
5.3 基本模型检验 | 第62-69页 |
5.3.1 多重共线诊断 | 第62-65页 |
5.3.2 模型方差分析 | 第65-68页 |
5.3.3 序列相关判断 | 第68-69页 |
5.4 多元线性回归 | 第69-77页 |
5.4.1 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 | 第69-73页 |
5.4.2 高管激励、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 | 第73-77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77-89页 |
5.5.1 滞后检验 | 第78-80页 |
5.5.2 替代检验 | 第80-83页 |
5.5.3 分组检验 | 第83-86页 |
5.5.4 遗漏检验 | 第86-87页 |
5.5.5 样本检验 | 第87-89页 |
5.6 进一步分析 | 第89-98页 |
5.6.1 高管激励、行政干预与公司绩效 | 第90-91页 |
5.6.2 高管激励、固定投资与公司绩效 | 第91-93页 |
5.6.3 高管激励、定价机制与公司绩效 | 第93-94页 |
5.6.4 高管激励、信贷分配与公司绩效 | 第94-96页 |
5.6.5 高管激励、产权保护与公司绩效 | 第96-9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98-10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8-100页 |
6.1.1 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 | 第98-99页 |
6.1.2 高管激励、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 | 第99-10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00-103页 |
6.2.1 改善激励机制 | 第101页 |
6.2.2 优化制度环境 | 第101-103页 |
第7章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103-104页 |
7.1 研究局限 | 第103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科研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