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调查法 | 第13页 |
1.4.2 文献计量法 | 第13-14页 |
1.4.3 比较分析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科研产出 | 第16页 |
2.1.2 论文产出 | 第16-17页 |
2.1.3 科研评价 | 第17-18页 |
2.1.4 激励因素 | 第18页 |
2.1.5 职称晋升 | 第18-19页 |
2.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数据采集 | 第26-32页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6-28页 |
3.1.1 地区的选取 | 第26页 |
3.1.2 学科的选取 | 第26-27页 |
3.1.3 学者的选取 | 第27-28页 |
3.2 数据采集 | 第28-29页 |
3.2.1 学者相关简历的数据采集 | 第28-29页 |
3.2.2 学者相关论文的数据采集 | 第29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9-32页 |
3.3.1 数据的清洗 | 第29-30页 |
3.3.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论文产出分布模式对比的实证研究 | 第32-48页 |
4.1 数据结果 | 第32-45页 |
4.1.1 年均发文量的比较 | 第32-33页 |
4.1.2 年均SCI发文量的比较 | 第33-34页 |
4.1.3 SCI发文平均影响因子比较 | 第34-36页 |
4.1.4 SCI发文被引情况统计 | 第36-38页 |
4.1.5 发文所属期刊的语种情况分析 | 第38-40页 |
4.1.6 发文所属期刊类型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4.1.7 不同晋升阶段SCI发文情况对比 | 第41-45页 |
4.2 结论分析 | 第45-48页 |
4.2.1 我国杰出学者的论文产量较高、欧美地区略低 | 第45页 |
4.2.2 我国杰出学者间的论文产出分布不均衡、欧美地区分布较均衡 | 第45页 |
4.2.3 我国杰出学者论文的影响力处于较弱地位 | 第45-46页 |
4.2.4 我国学者论文产出分布模式存在SCI及影响因子崇拜现象 | 第46页 |
4.2.5 论文产出分布模式受期刊类型、语种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对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启示 | 第48-56页 |
5.1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 | 第48-49页 |
5.2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下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5.2.1 科研评价过于重视“量化”的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5.2.2 科研评价结果造成的科研资源分布不均 | 第50页 |
5.2.3 过度重视SCI及影响因子 | 第50-52页 |
5.3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优化建议 | 第52-56页 |
5.3.1 正确处理科研成果数量与其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5.3.2 合理地进行科研资源的分配 | 第53页 |
5.3.3 正确处理SCI及其影响因子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56页 |
6.2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56-58页 |
6.2.1 丰富论文产出的评价指标 | 第56-57页 |
6.2.2 选取作物领域的一般类期刊的编委作为研究对象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