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3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征 | 第12-13页 |
1.2.4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4.1 碳材料 | 第17-18页 |
1.4.2 金属氧化物 | 第18-21页 |
1.4.3 钛酸锂 | 第21-22页 |
1.5 过渡金属化合物材料改性 | 第22-26页 |
1.5.1 设计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纳米结构 | 第22-24页 |
1.5.2 复合碳材料 | 第24-25页 |
1.5.3 过渡金属化合物材料改性方向 | 第25-26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第2章 与PFSA复合的最佳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探究 | 第29-39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 第31-32页 |
2.2.2 测试表征方法及仪器 | 第32-34页 |
2.2.3 碳包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制备 | 第34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5-36页 |
2.3.2 循环性能 | 第36-37页 |
2.3.3 XRD分析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MNO@FC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9-57页 |
3.1 引言 | 第39-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 第41页 |
3.2.2 测试表征方法及仪器 | 第41-43页 |
3.2.3 碳包覆锰化合物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44-55页 |
3.3.1 不同反应配比的乙酸锰与全氟磺酸树脂分散液的结构与性能表征分析 | 第44-47页 |
3.3.2 最优组分下制得MnO@FC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47-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4.1 全文主要内容及结论 | 第57-58页 |
4.2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