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设计3.0的要求 | 第9页 |
1.1.2 互联网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匮乏 | 第9-10页 |
1.1.3 微观产品到宏观系统创新的必要性 | 第10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1.6 需要明确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2章 互联网产品创新设计路径的理论基础 | 第17-35页 |
2.1 互联网产品的相关知识 | 第17-24页 |
2.1.1 互联网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 第18-20页 |
2.1.2 互联网产品的常用创新流程 | 第20-24页 |
2.2 可持续发展与产品服务系统理论 | 第24-31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点 | 第25-26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 第26-27页 |
2.2.3 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 | 第27-29页 |
2.2.4 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 | 第29页 |
2.2.5 可持续系统设计方法 | 第29-31页 |
2.3 系统创新与多层视角模型的相关理论 | 第31-34页 |
2.3.1 系统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第31-32页 |
2.3.2 MLP多层视角模型和创新转移管理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互联网产品创新设计路径的探索 | 第35-52页 |
3.1 创新设计路径关键要素提炼 | 第35-36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3.1.2 创新设计路径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3.2 创新设计路径的关键知识 | 第36-38页 |
3.2.1 创新设计路径的一条主线 | 第36-37页 |
3.2.2 创新设计路径上的三个关键点 | 第37-38页 |
3.3 “设计-深化-评估”模型(DDE)的构成 | 第38-50页 |
3.3.1 设计阶段的“需求分析-构建方案-产品原型” | 第40-43页 |
3.3.2 深化阶段的“行动计划-孵化试验-创新扩展” | 第43-46页 |
3.3.3 评估阶段的“指标创建-创新评估-创新优化”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互联网产品创新设计路径的应用 | 第52-70页 |
4.1 创新设计路径画布 | 第52-57页 |
4.1.1 创新设计路径画布的构成 | 第52-54页 |
4.1.2 创新设计路径画布的使用方法 | 第54-56页 |
4.1.3 创新设计画布工具的意义 | 第56-57页 |
4.2 创新设计路径相关阶段的支持工具 | 第57-69页 |
4.2.1 设计阶段的支持工具 | 第59页 |
4.2.2 深化阶段的支持工具 | 第59页 |
4.2.3 评估阶段的支持工具 | 第59-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互联网产品创新设计路径的个案研究 | 第70-96页 |
5.1 创新设计路径的案例研究模型 | 第70-73页 |
5.1.1 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70-71页 |
5.1.2 创新设计路径案例研究的具体步骤分析 | 第71-73页 |
5.2 案例选择的原则 | 第73页 |
5.3 腾讯电脑管家的个案研究 | 第73-83页 |
5.3.1 腾讯电脑管家简介 | 第74页 |
5.3.2 腾讯电脑管家的个案研究 | 第74-83页 |
5.4 “健康助手”的创新实践 | 第83-95页 |
5.4.1 创新方向的确定 | 第84页 |
5.4.2 “健康助手”创新设计实践 | 第84-95页 |
本章小节 | 第95-9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96-99页 |
6.1 研究内容的回顾 | 第96-97页 |
6.2 研究结果的关键创新 | 第97页 |
6.3 研究过程的反思与展望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附录一:“创新设计路径”研究草案 | 第103-104页 |
附录二: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附录三:硕士攻读期间设计作品 | 第105-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