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因素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表目录 | 第9-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核心概念界定——世界经济失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15-17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3页 |
·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失衡研究 | 第18-28页 |
·日美贸易失衡原因 | 第19-22页 |
·日美贸易失衡的调整 | 第22-26页 |
·日美贸易失衡的后果及影响 | 第26-28页 |
·当前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日本失衡问题研究 | 第28-32页 |
·东亚经济网络中日本的角色 | 第28-29页 |
·日本对中国的失衡转移方式 | 第29-31页 |
·日本对中国的失衡转移测度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地位 | 第33-60页 |
·日本在世界经常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33-47页 |
·日本在美国经常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33-37页 |
·日本在亚洲经济体经常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37-42页 |
·日本在其它经济体经常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42-47页 |
·日本在世界资本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47-56页 |
·日本在美国资本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47-49页 |
·日本在亚洲经济体资本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49-53页 |
·日本在其它经济体资本账户失衡中的地位 | 第53-56页 |
·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的变化 | 第56-58页 |
·日本在世界经常账户失衡中地位的变化 | 第57-58页 |
·日本在世界资本账户失衡中地位的变化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4 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的影响因素 | 第60-77页 |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对失衡地位的根本性影响 | 第60-66页 |
·政府干预对日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地位的影响 | 第61-62页 |
·外向型发展战略对日本在经常账户失衡中地位的影响 | 第62-63页 |
·落后的金融体系对日本在资本账户失衡中地位的影响 | 第63-65页 |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失败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世界经济主体多元化对日本失衡地位的影响 | 第66-71页 |
·世界经济主体多元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兴起 | 第67-69页 |
·新兴经济体对日本失衡地位的影响 | 第69-71页 |
·产品内分工与国际生产转移对日本失衡地位的影响 | 第71-75页 |
·产品内分工、新贸易模式及国际生产转移 | 第71-72页 |
·东亚生产网络内生产转移对日本失衡地位的影响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5 国际生产转移对日本在失衡中地位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77-91页 |
·日本对中国生产转移的测算指标 | 第77-81页 |
·垂直专门化数值以及垂直专门化比重的测算 | 第78-79页 |
·直接消耗矩阵与VS值 | 第79-81页 |
·VS值及VS比重的计算 | 第81-84页 |
·VS值及VS比重的计算公式 | 第81-82页 |
·数据及其处理 | 第82-83页 |
·对美出口中日本中间品的VS值以及VS比重 | 第83-84页 |
·日本占美国逆差比重与VS值的实证检验 | 第84-89页 |
·数据和变量 | 第85-86页 |
·研究方法 | 第86-87页 |
·实证检验 | 第87-89页 |
·检验结果分析 | 第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6 世界经济失衡调整对日本的影响 | 第91-99页 |
·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 | 第91-93页 |
·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金融危机对日本进出口的影响 | 第92页 |
·金融危机对投资及消费的影响 | 第92-93页 |
·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业的影响 | 第93页 |
·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的原因 | 第93-96页 |
·外向性发展模式易受到外部冲击 | 第93-94页 |
·金融业的发展滞后成软肋及危机导火索 | 第94页 |
·内需不振,危机一触即发 | 第94-96页 |
·日本应对危机的措施 | 第96-98页 |
·日本政府应对危机的主要举措 | 第96-97页 |
·日本应对危机举措的特点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99-10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99-101页 |
·启示及建议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附表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