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木质素的简介 | 第11-12页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第11页 |
1.2.2 木质素的来源 | 第11-12页 |
1.3 木质素的催化解聚 | 第12-17页 |
1.3.1 催化剂的种类 | 第12-16页 |
1.3.2 溶剂的种类 | 第16-17页 |
1.4 木质素解聚制备单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甲酸用量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 第20-4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20-21页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0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21-23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21页 |
2.3.2 实验流程 | 第21-22页 |
2.3.3 计算方法 | 第22页 |
2.3.4 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3-39页 |
2.4.1 木质素的热重(TG)分析 | 第23-24页 |
2.4.2 甲酸用量对碱木质素解聚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3 甲酸用量对木质素磺酸钠解聚得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4 甲酸用量对碱木质素解聚体系产物表征的影响 | 第26-33页 |
2.4.5 甲酸对木质素磺酸钠解聚产物表征的影响 | 第33-39页 |
2.5 酚类产物定量分析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NiAu双金属催化剂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 第42-55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42-43页 |
3.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2-43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43页 |
3.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43-46页 |
3.3.1 实验步骤 | 第43-44页 |
3.3.2 实验流程 | 第44页 |
3.3.3 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3.3.4 检测方法 | 第45-4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3.4.1 NiA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48页 |
3.4.2 NiAu双金属对木质素解聚得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NiAu双金属对木质素解聚产物的影响 | 第49-52页 |
3.5 酚类产物定量分析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NiAu双金属/甲酸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55-56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55-56页 |
4.3 实验方法与检测 | 第56-58页 |
4.3.1 实验步骤 | 第56页 |
4.3.2 实验流程 | 第56-57页 |
4.3.3 计算方法 | 第57页 |
4.3.4 检测方法 | 第57-5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4.4.1 NiAu双金属/甲酸对木质素解聚得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2 NiAu双金属/甲酸对木质素解聚产物的影响 | 第59-62页 |
4.4.3 酚类产物定量分析 | 第62-63页 |
4.4.4 不同反应体系的比较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与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