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濮凹陷沙三段典型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理论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2 工区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1 资料基础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7-18页
    1.5 主要成果认识第18-20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20-30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20-27页
        2.1.1 大地构造背景第20-21页
        2.1.2 断层体系分布第21-24页
        2.1.3 构造演化规律第24-27页
        2.1.4 构造单元划分第27页
    2.2 区域沉积背景第27-30页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0-74页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第30-32页
    3.2 沉积背景分析第32-35页
        3.2.1 北部物源分析第32-33页
        3.2.2 南部物源分析第33-35页
    3.3 正常三角洲沉积第35-50页
        3.3.1 识别标志第36-43页
        3.3.2 沉积环境划分第43页
        3.3.3 沉积序列特征第43-47页
        3.3.4 砂体对比剖面第47-50页
    3.4 扇三角洲沉积第50-62页
        3.4.1 识别标志第51-57页
        3.4.2 沉积环境划分第57页
        3.4.3 沉积序列特征第57-60页
        3.4.4 砂体对比剖面第60-62页
    3.5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第62-74页
        3.5.1 识别标志第63-68页
        3.5.2 沉积环境划分第68页
        3.5.3 沉积序列特征第68-71页
        3.5.4 砂体对比剖面第71-74页
4 三角洲沉积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第74-80页
    4.1 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第74页
    4.2 三角洲沉积模式总结第74-77页
        4.2.1 正常三角洲沉积模式第74-76页
        4.2.2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第76页
        4.2.3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第76-77页
    4.3 沉积主控因素分析第77-80页
        4.3.1 物源分析第77页
        4.3.2 构造及古地貌分析第77-79页
        4.3.3 古气候分析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朗雅达油田Fahliyan油层油藏特征研究
下一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煤储层物性及流体作用规律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