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章 埃托利亚同盟的形成 | 第20-34页 |
第一节 希腊世界的部落(ETHNOS)和同盟(KOINON)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埃托利亚地区及部落 | 第22-26页 |
一、起源神话 | 第22-24页 |
二、地理环境与部落的崛起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埃托利亚同盟的形成 | 第26-34页 |
一、时间界定 | 第26-29页 |
二、形成表现 | 第29-30页 |
三、同盟形成的原因 | 第30-34页 |
第二章 同盟的政治构建 | 第34-47页 |
第一节 公民大会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议事会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内阁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官职 | 第41-43页 |
第五节 同盟是民主政治吗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同盟的对外关系 | 第47-70页 |
第一节 公元前340-300年传统外交与新式理智外交的结合 | 第48-60页 |
一、传统外交活动的殖民与征服 | 第48-55页 |
二、新式理智外交活动 | 第55-60页 |
第二节 公元前300-245年以新式理智外交为主导的对外关系 | 第60-70页 |
一、埃托利亚同盟与德尔菲 | 第60-63页 |
二、防御与参与政策的运用 | 第63-67页 |
三、利用联合公民权和对等公民权等制度扩张 | 第67-70页 |
第四章 是强盗同盟吗:意象与事实 | 第70-78页 |
第一节 早期强盗形象的定型的原因 | 第70-72页 |
一、波利比奥斯的记载 | 第70-71页 |
二、游牧生活状态和公元前426年雅典入侵时的同盟 | 第71-72页 |
第二节 诬陷与偏见 | 第72-75页 |
第三节 亵渎神庙事件始末 | 第75-76页 |
第四节 没有海军力量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