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ICE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基于ICE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 第15-25页 |
2.1 中间件的概述 | 第15-16页 |
2.1.1 ICE中间件 | 第15-16页 |
2.2 ICE概述 | 第16-20页 |
2.2.1 ICE的概念与原理 | 第16-18页 |
2.2.2 ICE的开发环境 | 第18-19页 |
2.2.3 ICE的主要特点 | 第19-20页 |
2.3 ICE的服务 | 第20-23页 |
2.3.1 ICEBox的服务 | 第20-21页 |
2.3.2 ICE Registry服务 | 第21-22页 |
2.3.3 ICEGrid Node服务 | 第22-23页 |
2.4 ICE核心功能架构分析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ICE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的建模和设计 | 第25-58页 |
3.1 软件建模方法的分类及意义 | 第25-32页 |
3.1.1 软件系统建模的目的 | 第25页 |
3.1.2 软件建模的方法及对比 | 第25-28页 |
3.1.3 几种主要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简介 | 第28-30页 |
3.1.4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开发过程 | 第30-32页 |
3.2 基于ICE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程序建模分析 | 第32-34页 |
3.2.1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化需求 | 第32页 |
3.2.2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领域分析 | 第32-34页 |
3.3 基于ICE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 | 第34-57页 |
3.3.1 矿井通风系统数据管理 | 第36-37页 |
3.3.2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 | 第37-52页 |
3.3.3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步与异步调用 | 第52-55页 |
3.3.4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客户端的响应方式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基于ICE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践应用 | 第58-64页 |
4.1 姚桥矿通风系统简介 | 第58-59页 |
4.1.1 矿区概况 | 第58页 |
4.1.2 姚桥矿通风系统简介 | 第58-59页 |
4.2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姚桥矿的应用 | 第59-63页 |
4.2.1 矿井通风仿真技术路线综述 | 第59-61页 |
4.2.2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端 | 第61-62页 |
4.2.3 矿井通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设置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