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及评述 | 第13-17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二)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页 |
五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企业货币需求与货币化率关系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一 基于商业银行体系的内生货币供给 | 第19-21页 |
(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偏好 | 第19-20页 |
(二)商业银行对企业货币需求的内生供给 | 第20-21页 |
(三)企业货币需求与商业银行的传导机制 | 第21页 |
二 基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内生货币供给 | 第21-24页 |
(一)影子银行流动性偏好 | 第21-22页 |
(二)影子银行体系对企业货币需求的内生供给 | 第22-23页 |
(三)企业货币需求与影子银行的传导机制 | 第23-24页 |
三 企业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一)企业交易性动机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二)企业预防性动机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货币需求与货币化率关系的结构变动分析 | 第29-37页 |
一 中国货币化率结构变动趋势 | 第29-31页 |
二 中国M2结构变动趋势 | 第31-34页 |
三 中国准货币结构变动趋势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企业货币需求与中国货币化率实证分析 | 第37-49页 |
一 企业货币需求与中国货币化率的协整分析 | 第37-41页 |
(一)协整模型基本原理 | 第37页 |
(二)协整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7-40页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0-41页 |
二 企业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一)变量说明 | 第41-43页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三)实证结果 | 第44-46页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三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对中国高货币化率现象的再解释以及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一 中国货币化率不断上升的根源 | 第49-51页 |
(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提升 | 第49页 |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加强 | 第49-50页 |
(三)企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上升 | 第50-51页 |
二 中国高货币化率判断标准 | 第51-52页 |
三 企业货币需求与中国货币化率良性关系的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