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麂角杜鹃种群结构与分布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页 |
·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种群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种群适应性的研究 | 第11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1-14页 |
·地理位置及地形 | 第11-12页 |
·土壤 | 第12页 |
·气候 | 第12-13页 |
·地质 | 第13页 |
·植被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样地设置 | 第14页 |
·群落调查 | 第14-1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麂角杜鹃所在群落性质分析 | 第17-28页 |
·群落组成 | 第17-19页 |
·物种的重要值(IV) | 第17页 |
·植被类型组成 | 第17-18页 |
·植物种类组成 | 第18-19页 |
·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19-24页 |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 第19-20页 |
·不同样地的物种多样性 | 第20-22页 |
·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 | 第22-24页 |
·群落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 | 第24-28页 |
·区系分析方法 | 第24页 |
·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 第24-25页 |
·科的区系分析 | 第25-26页 |
·属的区系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麂角杜鹃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第28-39页 |
·种群的大小结构 | 第28-29页 |
·种群大小级划分 | 第28页 |
·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存活曲线 | 第28-29页 |
·种群动态 | 第29-30页 |
·种群的分布格局 | 第30-32页 |
·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方法 | 第30页 |
·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 | 第30-31页 |
·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格局 | 第31-32页 |
·种群总体的分布格局 | 第32页 |
·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图 | 第32-39页 |
第四章 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 | 第39-43页 |
·生态位的计算 | 第39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39-40页 |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 第40-41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 第43-47页 |
·种间联结性测度指标 | 第43-44页 |
·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分析 | 第44页 |
·主要树种间联结性分析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麂角杜鹃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47页 |
·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 | 第47页 |
·麂角杜鹃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第47页 |
·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 | 第47-48页 |
·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评细摘要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