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玉米单片段代换系测交群体的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7页
    1.1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第8-9页
    1.2 植物数量性状QTL定位方法第9-12页
        1.2.1 QTL定位群体第9页
        1.2.2 QTL定位原理第9-10页
        1.2.3 QTL定位方法第10-12页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1 杂种优势的概述第12页
        1.3.2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第12-14页
    1.4 单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原理及应用第14-16页
        1.4.1 单片段代换系构建原理第14页
        1.4.2 单片段代换系作图群体特点第14-15页
        1.4.3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QTL定位及基因效应第15-16页
        1.4.4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杂种优势分析第16页
    1.5 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7-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6页
    3.1 玉米植株性状的表型分析第24-26页
    3.2 玉米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26-28页
    3.3 玉米植株性状的QTL分析第28-30页
        3.3.1 玉米株高QTL分析第28-29页
        3.3.2 玉米穗位高QTL分析第29-30页
    3.4 玉米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定位第30-33页
        3.4.1 玉米株高HL定位第30-32页
        3.4.2 玉米穗位高HL定位第32-33页
    3.5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杂种优势分析第33-36页
4 讨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ABSTRACT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对小麦脱水蛋白WZY2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下一篇:松嫩平原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羊草无性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