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典型污染物光电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在DNA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第11-14页
        1.1.1 环境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性第11-12页
        1.1.2 环境污染物检测的常见方法第12-14页
    1.2 光电化学检测方法概述第14-19页
        1.2.1 原理介绍第14-15页
        1.2.2 光电化学检测应用分类第15-19页
    1.3 光电活性材料第19-20页
    1.4 本文的立意和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8页
第二章 基于分子印迹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全氟辛基磺酰氟第28-45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试剂及仪器第29-30页
        2.2.2 电沉积氯碘氧铋膜第30页
        2.2.3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第30页
        2.2.4 电极的制备第30页
        2.2.5 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第30-31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2.3.1 电极材料的表征第31-34页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4-36页
        2.3.3 不同电极的光电流行为第36-37页
        2.3.4 标准曲线第37-38页
        2.3.5 电极选择性情况第38-39页
        2.3.6 实际样分析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第三章 基于分子印迹的甲酸盐掺杂氮化碳材料光电化学检测六价铬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6页
        3.2.2 合成甲酸盐掺杂的氮化碳材料(f-g-C_3N_4)第46-47页
        3.2.3 制备离子印迹聚合物第47页
        3.2.4 传感器的制备第4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光电活性材料的表征第47-50页
        3.3.2 离子印记聚合物的红外表征第50页
        3.3.3 不同修饰电极的阻抗研究第50-51页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1-52页
        3.3.5 标准曲线第52-54页
        3.3.6 电极选择性情况第54-55页
        3.3.7 实际水样分析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第四章 六价铬致DNA损伤效应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第61-75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实验部分第62-63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62-63页
        4.2.2 光电活性物质[Ru(bpy)_2dppz](BF_4)_2·2H_2O的合成第63页
        4.2.3 DNA传感器的组装过程第63页
        4.2.4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4.3.1 Ru(bpy)_2(dppz)~(2+)与DNA作用的相关表征第63-65页
        4.3.2 不同修饰电极的阻抗研究第65-66页
        4.3.3 六价铬对DNA的损伤研究第66-68页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8-70页
        4.3.5 不同浓度Cr(Ⅵ)损伤DNA效应检测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6页
附录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管内微萃取技术在检测肝癌醛酮标志物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测定复杂基质样品中常用农药残留方面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