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钻孔灌注桩与后压浆技术第9-11页
        1.1.1 钻孔灌注桩第9页
        1.1.2 后压浆技术第9-11页
    1.2 后压浆灌注桩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工程应用价值第16-18页
        1.3.1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的工程应用价值第16-18页
2 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提高机理研究第18-27页
    2.1 后压浆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机理第18-22页
        2.1.1 渗透理论第18-20页
        2.1.2 压密理论第20页
        2.1.3 劈裂理论第20-22页
    2.2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第22-23页
        2.2.1 后压浆固化桩端沉渣机理第22页
        2.2.2 后压浆增加桩端土体机理第22页
        2.2.3 后压浆改变桩侧阻力机理第22-23页
    2.3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第23-25页
        2.3.1 桩周泥皮固化机理第23页
        2.3.2 桩侧土体抗剪强度增加机理第23-25页
        2.3.3 桩侧摩阻力提高机理第25页
    2.4 桩端桩侧联合压浆第25-26页
    2.5 小结第26-27页
3 后压浆技术在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的应用第27-41页
    3.1 项目背景第27-29页
        3.1.1 工程布局第27页
        3.1.2 结构形式及抗震设计第27页
        3.1.3 地基土层地质条件第27-29页
        3.1.4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第29页
    3.2 一次试桩第29-34页
        3.2.1 第一次试验桩设计第29-31页
        3.2.2 一次桩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3 第二次试验桩设计第34-35页
    3.4 第二次试桩的现场施工第35-39页
        3.4.1 成孔施工第35-37页
        3.4.2 钢筋笼制作与下放施工第37-38页
        3.4.3 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第38-39页
        3.4.4 后压浆施工第39页
    3.5 小结第39-41页
4 后压浆效果检测与分析第41-68页
    4.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第41-48页
        4.1.1 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第41-42页
        4.1.2 试验结果第42页
        4.1.3 数据处理分析第42-48页
    4.2 桩身内力测试第48-55页
        4.2.1 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第48-50页
        4.2.2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第50-55页
    4.3 单桩低应变检测第55-57页
        4.3.1 检测方法及原理第55页
        4.3.2 桩类判别标准第55-57页
        4.3.3 检测数据处理及成果第57页
    4.4 单桩超声波检测第57-60页
        4.4.1 测试原理与方法第57-58页
        4.4.2 仪器设备与测试参数第58页
        4.4.3 桩身缺陷判别及结构完整性分类第58-59页
        4.4.4 检测数据处理及成果第59-60页
    4.5 小结第60-68页
5 后压浆灌注桩质量控制及常见事故处理第68-75页
    5.1 后压浆桩质量控制第68-72页
        5.1.1 成孔质量控制第68-69页
        5.1.2 压浆管路安装控制第69页
        5.1.3 水下混凝土浇筑控制第69-71页
        5.1.4 后压浆施工控制第71-72页
    5.2 后压浆桩常见事故处理第72-74页
        5.2.1 断桩第72页
        5.2.2 单侧漏筋第72-73页
        5.2.3 承载力需要较大位移才能满足设计要求第73页
        5.2.4 混凝土不密实第73页
        5.2.5 压浆压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第73页
        5.2.6 压浆管路堵塞第73-74页
        5.2.7 地面冒浆第74页
    5.3 小结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和实践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水力工况分析的天然气管网供需干涉可靠性模型研究
下一篇: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分子结构与其表面物化性能和水化过程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