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边坡地基—筏基—多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共同作用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相关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结构抗震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土-结构相互作用基本理论第18-32页
    2.1 土-结构相互作用概念第18-19页
    2.2 边坡地基分析第19-21页
    2.3 筏板基础分析模型第21-26页
        2.3.1 基本假定第21页
        2.3.2 几何方程第21-22页
        2.3.3 物理方程第22-24页
        2.3.4 弯矩及扭矩第24-26页
    2.4 子结构法第26-28页
        2.4.1 子结构基本概念第26页
        2.4.2 子结构的形成第26-28页
        2.4.3 子结构分析思路第28页
    2.5 动力方程的建立及分析方法第28-30页
    2.6 有限元和无限元耦合分析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第32-40页
    3.1 结构体系模型第32-33页
    3.2 结构本构模型第33-35页
    3.3 单元选择第35页
    3.4 网格划分第35页
    3.5 地基土范围的确定第35-36页
    3.6 模态分析第36-39页
        3.6.1 模态分析基本概念第36-37页
        3.6.2 模态分析意义第37页
        3.6.3 模态分析算例第37-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边坡坡角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分析第40-72页
    4.1 地震波的确定第40-43页
        4.1.1 地震波的相关分类第40-41页
        4.1.2 地震波选取原则第41页
        4.1.3 地震动频谱特性及持时第41页
        4.1.4 地震波的调整第41-42页
        4.1.5 本文选用地震波第42-43页
    4.2 初始地应力平衡第43-44页
    4.3 关键监测点的选取第44页
    4.4 不同坡角对上部结构特性的影响第44-70页
        4.4.1 不同坡角对结构加速度的影响第44-65页
        4.4.2 不同坡角对结构层间位移影响分析第65-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边坡坡高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分析第72-94页
    5.1 坡高对结构楼层加速度的影响第72-84页
    5.2 坡高对层间相对位移的影响第84-90页
    5.3 坡高对筏基沉降的影响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94-95页
    6.2 研究和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被覆盖区域无人机遥感影像匹配方法研究
下一篇:断层对盐岩储库流变损伤及渗流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