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历史街区是追溯历史人文的活化石第16-17页
        1.1.2 不健康发展是历史街区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1.1.3 健康活化是保护街区的有效途径第18页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第18-20页
        1.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1.2.2 研究对象第20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20-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3.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2-28页
        1.4.1 国外对健康历史街区活化的研究第22-24页
        1.4.2 国内对健康历史街区活化的研究第24-28页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第28-3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8页
        1.5.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5.3 框架结构第29-31页
        1.5.4 创新之处第31-32页
第二章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设计要素基础第32-48页
    2.1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相关要素研究第32-35页
        2.1.1 活力塑造指标分类的研究第32-33页
        2.1.2 活力塑造指标的研究第33-35页
    2.2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特性分析第35-37页
        2.2.1 健康与生态性第36-37页
        2.2.2 健康与平衡性第37页
        2.2.3 健康与可持续性第37页
    2.3 活力塑造指标设计的技术路线第37-42页
        2.3.1 活力塑造指标研究流程第38-39页
        2.3.2 专家问卷指标确定方法第39-42页
        2.3.3 普通问卷指标分析方法第42页
    2.4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分类第42-47页
        2.4.1 区域活力第42-43页
        2.4.2 文化活力第43-44页
        2.4.3 经济活力第44-45页
        2.4.4 社会活力第45-46页
        2.4.5 活力塑造指标的分类第46-47页
    2.5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初始指标梳理第48-76页
    3.1 活力塑造指标提取原则第48-49页
        3.1.1 历史街区指导性活化原则第48页
        3.1.2 历史街区保护性活化原则第48-49页
    3.2 历史街区区域活力影响指标第49-57页
        3.2.1 自然与景致第49-52页
        3.2.2 基础设施第52-55页
        3.2.3 交通状况第55-56页
        3.2.4 周边资源第56-57页
    3.3 历史街区文化活力影响指标第57-67页
        3.3.1 历史街区文物古迹遗存第58页
        3.3.2 历史街区建筑文化第58-61页
        3.3.3 原有历史街廓纹理第61-65页
        3.3.4 人文的传承与再生第65-67页
    3.4 历史街区经济活力影响指标第67-70页
        3.4.1 历史街区原有产业第68页
        3.4.2 商业的文化性和综合性第68-69页
        3.4.3 街区商业功能妥适性第69-70页
        3.4.4 街区商业促销活动的举行第70页
    3.5 历史街区社会活力影响指标第70-74页
        3.5.1 政策支持和保护第70-71页
        3.5.2 传统活动的举办第71-72页
        3.5.3 原住居民参与保护第72-73页
        3.5.4 旅游者的主要特征第73-74页
    3.6 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提取和确定第76-94页
    4.1 历史街区初始研究指标的提取第76-78页
    4.2 专家评审意见整合第78-87页
        4.2.1 专家问卷的设计第78页
        4.2.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8-84页
        4.2.3 专家问卷分析结论第84-87页
    4.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第87-91页
        4.3.1 普通问卷的设计第87页
        4.3.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87-91页
        4.3.3 普通问卷分析结论第91页
    4.4 健康导向下的历史街区活力指标的确定第91-94页
第五章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评判第94-138页
    5.1 活力塑造指标的评判方式第94-105页
        5.1.1 活力塑造指标评判的内涵第94-95页
        5.1.2 活力塑造指标评判的方法第95页
        5.1.3 评判案例的选取依据第95-105页
    5.2 台湾彰化县鹿港老街活力塑造第105-117页
        5.2.1 彰化县鹿港镇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第106页
        5.2.2 鹿港老街现有活力塑造状况第106-117页
    5.3 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塑造第117-130页
        5.3.1 天津五大道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第117页
        5.3.2 天津五大道现有活力塑造状况第117-130页
    5.4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优化第130-136页
        5.4.1 案例活力塑造的评判与对比第130-135页
        5.4.2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优化第135-136页
    5.5 小结第136-138页
第六章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运用策略第138-154页
    6.1 健康导向下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运用第138-149页
        6.1.1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运用方法第138-139页
        6.1.2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运用注意事项第139页
        6.1.3 历史街区活力塑造指标的适用范围第139-149页
    6.2 指标导向下历史街区健康活力塑造策略第149-153页
        6.2.1 营造区域独特氛围,复兴生态景观第149-150页
        6.2.2 挖掘深层文化内核,彰显地域特色第150-151页
        6.2.3 均衡业内整体利益,合理功能布局第151-152页
        6.2.4 构建多元保护网络,延续邻里生活第152页
        6.2.5 塑造街区健康活力,保证“机体”平衡第152-153页
    6.3 结论与展望第153-154页
        6.3.1 结论第153页
        6.3.2 后续研究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7页
附件A第157-164页
附件B第164-166页
附件C第166-168页
附件D第168-170页
附件E第170-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综合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天津水上公园为例
下一篇:中庭空间的天然采光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