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 第11-25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资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相关数据库的介绍 | 第11-13页 |
1.2.2 数据采集 | 第13页 |
1.2.3 差异表达基因 | 第13页 |
1.2.4 GO和KEGG分析 | 第13-14页 |
1.2.5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 第14页 |
1.3 结果 | 第14-25页 |
1.3.1 差异基因 | 第14-21页 |
1.3.2 火山图及如图 | 第21-22页 |
1.3.3 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 | 第22-24页 |
1.3.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 | 第24页 |
1.3.5 Hub基因的获取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在组织水平验证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差异 | 第25-34页 |
2.1 目的 | 第25页 |
2.2 在组织水平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fos蛋白在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和无功能垂体腺瘤上的表达差异 | 第25-29页 |
2.2.1 临床标本 | 第25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2.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2.4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26-27页 |
2.2.5 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2.2.6 结果 | 第28-29页 |
2.3 在组织水平用WB的方法比较fos蛋白在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和无功能垂体腺瘤上的表达差异 | 第29-34页 |
2.3.1 临床标本 | 第29页 |
2.3.2 Western-blot的实验原理 | 第29页 |
2.3.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3.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5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2.3.6 统计方法 | 第32页 |
2.3.7 结果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4-3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综述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