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电解磨削方法简介 | 第8-10页 |
1.2.1 电解磨削原理及特点 | 第8-9页 |
1.2.2 法拉第第一定律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1 电解磨削加工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电化学氧化膜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电解液的选用和极化曲线研究 | 第13-26页 |
2.1 电解液的分类及选用原则 | 第13页 |
2.2 极化曲线的测定原理和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2.2.1 电极的极化现象 | 第13-14页 |
2.2.2 金属阳极极化过程 | 第14-15页 |
2.2.3 极化曲线测定方法 | 第15页 |
2.2.4 极化曲线形式 | 第15-16页 |
2.3 铬合金的极化曲线分析 | 第16-25页 |
2.3.1 极化曲线测量系统 | 第16-18页 |
2.3.2 电解液对304不锈钢的极化曲线影响研究 | 第18-22页 |
2.3.3 电解液对GCr15轴承钢的极化曲线影响研究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电化学参数对304不锈钢变质层的研究 | 第26-36页 |
3.1 电化学实验原理与设备 | 第26-27页 |
3.2 不同电化学参数下的304不锈钢变质层实验 | 第27-29页 |
3.3 304不锈钢变质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 | 第29-31页 |
3.3.1 304不锈钢变质层表面形貌 | 第29-30页 |
3.3.2 304不锈钢变质层表面化学成分 | 第30-31页 |
3.4 电化学参数对304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1 电压对304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2 电流密度对304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3 加工时间对304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34页 |
3.5 304不锈钢变质层的硬度变化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电化学参数对GCr15轴承钢变质层的研究 | 第36-45页 |
4.1 不同电化学参数下的GCr15轴承钢变质层实验 | 第36-37页 |
4.2 GCr15轴承钢变质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 | 第37-40页 |
4.2.1 GCr15轴承钢变质层表面形貌 | 第37-38页 |
4.2.2 GCr15轴承钢变质层表面化学成分 | 第38-40页 |
4.3 电化学参数对GCr15轴承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1 电压对GCr15轴承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0页 |
4.3.2 电流密度对GCr15轴承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加工时间对GCr15轴承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GCr15轴承钢变质层的硬度变化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电化学参数对其他铬合金变质层厚度的影响研究 | 第45-53页 |
5.1 电化学参数对316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5.1.1 电压对316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5.1.2 电流密度对316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7页 |
5.1.3 加工时间对316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 电化学参数对420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8-52页 |
5.2.1 电压对420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2 电流密度对420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3 加工时间对420不锈钢变质层厚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