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初步生物活性

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介绍第4-7页
缩写符号说明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合成方法研究进展第14-22页
    1.1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4-17页
        1.1.1 抗氧化活性第14页
        1.1.2 抗炎活性第14-15页
        1.1.3 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第15页
        1.1.4 细胞毒性与抗肿瘤活性第15-16页
        1.1.5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第16页
        1.1.6 抗虫活性第16页
        1.1.7 抗抑郁第16-17页
        1.1.8 其他活性第17页
    1.2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7-22页
        1.2.1 Perkin反应第17-18页
        1.2.2 Knoevenagal反应第18页
        1.2.3 Pechmann反应第18-19页
        1.2.4 Meerwein反应第19页
        1.2.5 Vilsmeier-Haack反应第19页
        1.2.6 Suzuki-cross-coupling反应第19-22页
第二章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骨架合成及方法改进第22-50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2 合成方法的选择第23-24页
    2.3 中间体2的合成第24-25页
    2.4 中间体3h的合成第25-26页
    2.5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第26-50页
        2.5.1 探索最佳实验条件第26页
        2.5.2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第26-49页
        2.5.3 结果与讨论第49-50页
第三章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抗糖尿病活性筛选第50-80页
    3.1 试剂与仪器第53-54页
    3.2 分子对接研究第54-65页
        3.2.1 分子对接软件第55-56页
        3.2.2 分子对接第56-58页
        3.2.3 分子对接结果与分析第58-65页
        3.2.4 小结第65页
    3.3 体外活性筛选第65-70页
        3.3.1 实验方法第65-67页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70页
    3.4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测定第70-71页
        3.4.1 实验方法第70页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1页
    3.5 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筛选第71-78页
        3.5.1 实验方法第71-73页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3-78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78-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附图第90-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附录第135-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SK-3β/NF-κB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DNA甲基化转移酶在结肠癌细胞干性维持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