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原发性肝癌及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实质硬度的对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2-16页
    第一节 SWE对弥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一、SWE技术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第12页
        二、不同类型慢性肝病的研究第12-13页
        三、SWE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第13-14页
    第二节 SWE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第14页
        一、良、恶性肿瘤的研究第14页
        二、肝良、恶性肿瘤周围组织的硬度第14页
    第三节 影响SWE测量因素第14-16页
        一、健康受试者第14-15页
        二、测量最佳方式第15页
        三、影响SWE测量成功率第15-16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16-27页
    第一节 研究方法第16-19页
        一、受试者资料第16-17页
        二、实验方法第17-19页
    第二节 结果第19-27页
        一、受试者一般情况说明第19页
        二、年龄分布情况第19-20页
        三、性别分布情况第20页
        四、原发性肝癌组受试者基线资料第20页
        五、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组基线资料比较第20-21页
        六、原发性肝癌组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第21-22页
        七、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组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第22页
        八、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正常对照组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第22页
        九、原发性肝癌组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最大值比较第22-23页
        十、原发性肝癌组与乙肝肝硬化组肝S5/6实质杨氏模量最大值比较第23页
        十一、原发性肝癌组中肝硬化者与乙肝肝硬化组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第23页
        十二、原发性肝癌组中肝硬化者与乙肝肝硬化组肝S5/6实质杨氏模量最大值比较第23-24页
        十三、原发性肝癌组小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分析第24页
        十四、原发性肝癌组小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最大值分析第24页
        十五、原发性肝癌组非小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平均值分析第24-25页
        十六、原发性肝癌组非小肝癌周围肝实质与肝S5/6实质杨氏模量最大值分析第25页
        十七、原发性肝癌组小肝癌与非小肝癌周围肝实质杨氏模量值分析第25页
        十八、原发性肝癌组小肝癌与非小肝癌肝S5/6实质杨氏模量值分析第25-27页
第三章 讨论第27-38页
    第一节 运用SWE技术在本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第27-28页
    第二节 SWE操作的规范化标准第28-30页
    第三节 SWE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第30-32页
    第四节 影响肝脏硬度评估的因素第32-34页
    第五节 SWE对于肝癌高危人群随访中的作用第34-36页
    第六节 SWE与其他弹性成像的比较第36页
    第七节 总结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附录第45-53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OLPH3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控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下一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缓解程度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