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Zynq-7000的三维相机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1-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双目视觉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双目视觉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基于嵌入式平台双目成像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双目视觉技术原理第18-37页
    2.1 立体视觉技术第18-19页
    2.2 相机成像模型与坐标变换第19-23页
        2.2.1 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的转换第20页
        2.2.2 摄像机坐标系和图像物理坐标系的转换第20-21页
        2.2.3 图像物理坐标系和图像像素坐标系的转换第21-22页
        2.2.4 图像像素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转换第22-23页
    2.3 平行双目视觉模型与测距原理第23-25页
        2.3.1 平行双目相机模型第23页
        2.3.2 平行双目相机测距原理第23-25页
    2.4 汇聚双目视觉模型与测距原理第25-28页
        2.4.1 汇聚双目相机模型第25-26页
        2.4.2 汇聚双目相机测距原理第26-28页
    2.5 摄像机标定原理第28-32页
        2.5.1 相机标定介绍第28-29页
        2.5.2 直接线性变换法(DLT)及Tsai两步标定法第29页
        2.5.3 张正友相机标定原理第29-32页
    2.6 图像校正原理第32-36页
        2.6.1 对极几何与极线校正第32-33页
        2.6.2 Bouguet极线校正第33-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系统总体设计第37-47页
    3.1 开发平台介绍第37-41页
        3.1.1 Zynq-7000 处理器第37-38页
        3.1.2 Zynq开发板第38-41页
    3.2 系统软硬件协同开发第41-43页
        3.2.1 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法第41页
        3.2.2 软硬件协同设计模型第41-43页
    3.3 系统总体设计与软硬件结构框图第43-46页
        3.3.1 硬件结构框图第44-45页
        3.3.2 软件结构框图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双目相机系统硬件平台设计第47-91页
    4.1 HDMI图像输出模块设计第47-60页
        4.1.1 TMDS传输原理及编码原理第47-48页
        4.1.2 HDMI接口硬件电路设计第48-50页
        4.1.3 VGA彩色图像接口电路设计第50-52页
        4.1.4 VGA通信协议分析第52-55页
        4.1.5 图像输出模块的Verilog代码实现第55-60页
    4.2 基于AXI VDMA的图像采集处理通道设计第60-75页
        4.2.1 VDMA介绍第61-62页
        4.2.2 图像采集通道硬件框架设计第62-63页
        4.2.3 VDMA显示系统硬件工程搭建第63-71页
        4.2.4 VDMA显示系统SDK开发第71-74页
        4.2.5 系统测试第74-75页
    4.3 OV5640 双目图像采集模块设计第75-80页
        4.3.1 CMOS图像传感器OV5640 介绍第75-77页
        4.3.2 OV5640 图像传感器上电时序第77-78页
        4.3.3 图像传感器驱动程序设计第78-80页
    4.4 双目OV5640 摄像头视频采集处理硬件系统设计第80-88页
        4.4.1 基于VDMA的视频采集处理通道设计第80-81页
        4.4.2 双摄像头视频采集处理模块总体硬件架构搭建第81-82页
        4.4.3 双目摄像头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硬件工程搭建第82-86页
        4.4.4 双目摄像头视频采集处理系统SDK开发第86-88页
    4.5 双目摄像头视频采集处理系统测试第88-91页
5 基于立体匹配算法的三维深度图像实现第91-124页
    5.1 基于Matlab的摄像机标定第91-99页
        5.1.1 单目相机的标定第91-95页
        5.1.2 双目相机的立体标定第95-97页
        5.1.3 标定结果及误差分析第97-99页
    5.2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原理第99-105页
        5.2.1 基于窗口的匹配原则第99-101页
        5.2.2 BM区域立体匹配算法第101-103页
        5.2.3 SGBM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第103-105页
    5.3 立体匹配算法的实现第105-112页
        5.3.1 基于罗德里格斯变换的旋转矫正及校正映射第106页
        5.3.2 基于Open CV库函数实现双目矫正第106-108页
        5.3.3 BM区域立体匹配算法实现深度图像第108-110页
        5.3.4 SGBM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实现深度图像第110-112页
    5.4 改进的三维深度图像显示方法第112-116页
        5.4.1 Alpha半透明叠加算法第112-113页
        5.4.2 基于Matlab的图像半透明叠加算法实现第113-116页
    5.5 实验结果测试第116-124页
        5.5.1 基于BM算法和SGBM算法的空间点三维坐标获取测试第116-121页
        5.5.2 三种算法深度图像对比第121-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页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
下一篇:半坡类型墓葬人骨位置结构异常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