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配电网综合节能降损措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配电网线损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2.1 线损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 线损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 线损理论典型算法 | 第18-22页 |
2.3.1 均方根电流法 | 第19页 |
2.3.2 平均电流法 | 第19-20页 |
2.3.3 等值电阻法 | 第20-21页 |
2.3.4 电压损失法 | 第21页 |
2.3.5 台区损失率法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负荷实测的内丘县配电网线损分析 | 第23-29页 |
3.1 内丘县配电网概述 | 第23-24页 |
3.2 基于负荷实测的内丘县配电网线损计算 | 第24-25页 |
3.2.1 线损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24页 |
3.2.2 代表日的选择 | 第24页 |
3.2.3 负荷实测 | 第24-25页 |
3.3 内丘县配电网线损分析 | 第25-28页 |
3.3.1 线损率统计 | 第25-26页 |
3.3.2 线损分压构成情况 | 第26页 |
3.3.3 线损分元件构成情况 | 第26-27页 |
3.3.4 内丘县线损综合分析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内丘县配电网节能降损措施研究 | 第29-55页 |
4.1 内丘县配电网节能降损措施概述 | 第29页 |
4.2 内丘县配电网节能降损措施方案 | 第29-49页 |
4.2.1 变压器节能改造 | 第29-31页 |
4.2.2 配网无功补偿装置改造 | 第31-47页 |
4.2.3 线路更新改造 | 第47-49页 |
4.3 内丘县配电网节能降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3.1 更换高效变压器 | 第49-50页 |
4.3.2 低压台区无功补偿 | 第50-51页 |
4.3.3 线路无功补偿 | 第51-52页 |
4.3.4 线路改造 | 第52页 |
4.4 综合降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