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电力系统关键节点及关键线路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10-13页
        1.2.1 电力系统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1-12页
        1.2.3 电力系统关键线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4-21页
    2.1 图论第14-16页
        2.1.1 图的基本概念第14页
        2.1.2 图的邻接矩阵第14-15页
        2.1.3 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第15页
        2.1.4 图的关联矩阵第15-16页
    2.2 复杂网络理论第16-17页
        2.2.1 复杂网络的基本静态指标第16-17页
        2.2.2 常用的网络机制模型第17页
    2.3 矩阵理论第17-18页
        2.3.1 广义逆矩阵第17-18页
        2.3.2 修改矩阵的逆矩阵第18页
    2.4 熵理论第18-20页
        2.4.1 信息熵第18-19页
        2.4.2 加权信息熵第19页
        2.4.3 泰尔熵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电力系统关键节点辨识方法第21-40页
    3.1 网络拓扑结构指标第21-26页
        3.1.1 节点耦合度第21-25页
        3.1.2 加权信息熵度第25-26页
    3.2 节点状态关键性指标第26-31页
        3.2.1 节点功率波动泰尔熵第26-29页
        3.2.2 节点故障失负荷指标第29-30页
        3.2.3 节点加权潮流介数第30-31页
    3.3 关键节点识别第31-33页
        3.3.1 指标归一化方法第31页
        3.3.2 权重确定方法第31-33页
        3.3.3 关键节点识别综合指标第33页
    3.4 算例分析第33-39页
        3.4.1 IEEE-39节点基本信息第34-35页
        3.4.2 关键节点识别第35-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辨识方法第40-49页
    4.0 线路潮流转移分布熵第40-43页
    4.1 负荷冲击灵敏度熵第43-44页
    4.2 算例分析第44-48页
        4.2.1 攻击方式第44-45页
        4.2.2 系统输电效率第45页
        4.2.3 IEEE-39节点系统算例分析第45-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料热值自适应校正方法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