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1 药物动力学概述 | 第11-13页 |
1.1.1 药物动力学简介 | 第11-12页 |
1.1.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 抗菌肽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抗菌肽的简介及分类 | 第13-14页 |
1.2.2 抗菌肽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1.2.3 抗菌肽Piscidin1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2.4 抗菌肽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5 抗菌肽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第17页 |
2.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3.1 材料 | 第18-19页 |
3.1.1 实验动物及抗菌肽 | 第18页 |
3.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18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3.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9页 |
3.2 方法 | 第19-22页 |
3.2.1 质谱条件 | 第19页 |
3.2.2 色谱条件 | 第19-20页 |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与线性范围的确定 | 第20页 |
3.2.4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 | 第20页 |
3.2.5 样品前处理回收率的测定 | 第20页 |
3.2.6 精密度实验 | 第20-21页 |
3.2.7 不同给药方式抗菌肽Piscidin1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实验设计 | 第21页 |
3.2.8 Piscidin1在小肠内容物中标准曲线的绘制与线性范围的确定 | 第21页 |
3.2.9 小肠内容物样品的前处理 | 第21页 |
3.2.10 样品前处理回收率的测定 | 第21-22页 |
3.2.11 肌内注射条件下抗菌肽Piscidin1在大鼠小肠内容物中浓度分布的实验 | 第22页 |
3.2.12 数据处理方法与计算 | 第22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4.1 大鼠血浆内Piscidin1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验证 | 第22-28页 |
4.1.1 质谱扫描结果 | 第22-24页 |
4.1.2 液质联用扫描结果 | 第24-25页 |
4.1.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线性范围 | 第25-26页 |
4.1.4 样品前处理方法回收率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4.1.5 精密度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4.2 不同给药方式下Piscidin1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特点 | 第28-32页 |
4.3 小肠内容物中Piscidin1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2-36页 |
4.3.1 标准曲线的建立以及线性分析 | 第32-33页 |
4.3.2 回收率的评价 | 第33-35页 |
4.3.3 精密度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4.4 肌内注射条件下Piscidin1在小肠内容物中的浓度变化 | 第36-38页 |
5.讨论 | 第38-44页 |
5.1 选用液质联用作为分析方法的依据 | 第38-39页 |
5.2 采血方法的选择 | 第39-40页 |
5.3 静脉注射下Piscidin1药物动力学特点 | 第40页 |
5.4 不同给药方式对Piscidin1药动学的影响 | 第40-42页 |
5.5 Piscidin1在小肠中的浓度变化 | 第42-43页 |
5.6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6.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