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9-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22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3.1 亲环境行为(PEBs) | 第22-23页 |
1.3.2 亲环境购买行为 | 第23页 |
1.3.3 生态标签与亲环境农产品 | 第23-24页 |
1.3.4 消费者偏好 | 第24页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第24-27页 |
1.4.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24-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27-29页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9-31页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1-5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1-32页 |
2.1.2 市场信号理论 | 第32-33页 |
2.1.3 动机-机会-能力(MOA)理论 | 第33-34页 |
2.1.4 随机效用理论 | 第34-35页 |
2.2 亲环境农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 第35-39页 |
2.2.1 亲环境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2.2.2 标签信号发送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36-39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9-49页 |
2.3.1 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关系研究 | 第39-41页 |
2.3.2 农业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研究 | 第41页 |
2.3.3 亲环境行为动机研究 | 第41-43页 |
2.3.4 消费者对亲环境认证农产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 | 第43-46页 |
2.3.5 消费者对亲环境认证农产品信任程度及其对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 | 第46-47页 |
2.3.6 信息干预对消费者亲环境认证农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7 文献评述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3 亲环境农产品的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51-67页 |
3.2 “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进程 | 第51-62页 |
3.2.1 “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 | 第51-57页 |
3.2.2 “有机农业”的发展进程 | 第57-62页 |
3.3 亲环境农产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62-64页 |
3.3.1 市场份额较小竞争力较弱 | 第62-63页 |
3.3.2 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的信任程度较低 | 第63页 |
3.3.3 以政府主导为主消费者行为干预的政策缺乏 | 第63-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4 消费者不同动机对亲环境购买支付意愿的影响 | 第67-93页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第68页 |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8-77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68-70页 |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70-77页 |
4.3 选择实验方法 | 第77-83页 |
4.3.1 选择实验设计 | 第78-80页 |
4.3.2 选择实验的实证模型 | 第80-83页 |
4.4 实证分析结果 | 第83-92页 |
4.4.1 选择实验的数据 | 第83-84页 |
4.4.2 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84-85页 |
4.4.3 混合logit模型分析结果 | 第85-87页 |
4.4.4 潜在类别模型(LCM)的分析结果 | 第87-90页 |
4.4.5 动机、认知能力等变量特征对受访者分类概率的影响 | 第90-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环保溢出效应和信息干预对亲环境购买支付意愿的影响 | 第93-111页 |
5.1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94-96页 |
5.1.1 认知失调理论 | 第94页 |
5.1.2 “环境自我认同” | 第94-95页 |
5.1.3 信息诱导 | 第95-96页 |
5.2 选择实验和实证模型 | 第96-97页 |
5.3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 第97-98页 |
5.4 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 | 第98-103页 |
5.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98-99页 |
5.4.2 生态标签大米的异质性偏好 | 第99-103页 |
5.5 潜在类别模型与偏好的异质性 | 第103-107页 |
5.5.1 潜在类别模型的结果 | 第103-107页 |
5.5.2 亲环境溢出效应的影响 | 第107页 |
5.5.3 信息诱导的影响 | 第107页 |
5.6 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7-10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6 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亲环境购买支付意愿的影响 | 第111-127页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证模型 | 第111-113页 |
6.1.1 标签信任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 | 第111-112页 |
6.1.2 计量模型 | 第112-113页 |
6.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3-120页 |
6.2.1 数据来源 | 第113页 |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3-120页 |
6.3 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 第120-125页 |
6.3.1 变量说明 | 第120-121页 |
6.3.2 实证结果 | 第121-125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125-127页 |
7 消费者支付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差异 | 第127-133页 |
7.1 消费者购买支付意愿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的状况 | 第127-128页 |
7.1.1 绿色大米支付意愿和实际购买行为的差异 | 第127页 |
7.1.2 有机大米支付意愿和实际购买行为的差异 | 第127-128页 |
7.2 消费者购买支付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128-130页 |
7.2.1 实证模型 | 第128-130页 |
7.3 消费者信任对支付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的影响 | 第130-13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33-14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33-135页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第135-138页 |
8.2.1 增强消费者偏好 | 第135-136页 |
8.2.2 增加信息供给力度 | 第136-137页 |
8.2.3 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 | 第137页 |
8.2.4 企业进行精准营销 | 第137-138页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138-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7页 |
附录1 | 第157-158页 |
附录2 | 第158-169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