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模拟酶 | 第13-27页 |
1.1.1 碳基纳米材料模拟酶 | 第13-17页 |
1.1.2 金属纳米材料模拟酶 | 第17-21页 |
1.1.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模拟酶 | 第21-24页 |
1.1.4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模拟酶 | 第24-27页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 第27-28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1.2.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页 |
1.3 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 第28-31页 |
1.3.1 研究方案 | 第28-29页 |
1.3.2 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2章 中空Co-ZIF的氧化物模拟酶特性及其在多巴胺检测中的应用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2.2.2 材料制备 | 第32-33页 |
2.2.3 氧化酶活性实验探究方法 | 第33页 |
2.2.4 动力学实验探究方法 | 第33页 |
2.2.5 实际样的检测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2.3.1 材料表征 | 第33-35页 |
2.3.2 氧化酶活性探究 | 第35-37页 |
2.3.3 稳态动力学及催化机理 | 第37-39页 |
2.3.4 多巴胺对H-Co-ZIF氧化酶活性的抑制 | 第39页 |
2.3.5 多巴胺的选择性 | 第39-40页 |
2.3.6 多巴胺实际样的检测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中空Zn/Co-ZIF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3.2.2 材料制备 | 第44页 |
3.2.3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实验探究方法 | 第44-45页 |
3.2.4 材料耐受性实验 | 第45页 |
3.2.5 稳态动力学实验探究方法 | 第45页 |
3.2.6 葡萄糖氧化酶(GO_x)活性单位的检测 | 第45页 |
3.2.7 葡萄糖的测定和实际样的处理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3.1 材料表征 | 第45-48页 |
3.3.2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探究及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3.3.3 材料耐受性实验探究 | 第49页 |
3.3.4 稳态动力学及催化机理 | 第49-51页 |
3.3.5 H_2O_2浓度和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 第51-53页 |
3.3.6 血样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 第53-54页 |
3.3.7 GO_x活性单位的检测 | 第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中空Zn/Co-ZIF碳化衍生物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6页 |
4.2.2 材料制备 | 第56页 |
4.2.3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实验探究方法 | 第56-57页 |
4.2.4 材料耐受性实验 | 第57页 |
4.2.5 稳态动力学实验探究方法 | 第57页 |
4.2.6 葡萄糖的测定和实际样的处理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4.3.1 材料表征 | 第57-60页 |
4.3.2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探究 | 第60-61页 |
4.3.3 材料耐受性实验探究 | 第61-62页 |
4.3.4 稳态动力学及催化机理 | 第62-64页 |
4.3.5 H_2O_2浓度和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 第64-66页 |
4.3.6 血样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 第66页 |
4.4 结论 | 第66-69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8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