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屋面改造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范围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34页 |
2.1 相关概念与规定 | 第19-22页 |
2.1.1 公共建筑屋面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2 严寒地区屋面能耗特点 | 第20页 |
2.1.3 节能标准对屋面的规定 | 第20-22页 |
2.2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屋面现状调研 | 第22-31页 |
2.2.1 调研范围 | 第22-24页 |
2.2.2 形式分布 | 第24-25页 |
2.2.3 构造现状 | 第25-27页 |
2.2.4 问题分析 | 第27-31页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2.3.1 节能相关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2.3.2 防水相关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既有公共建筑屋面改造评价体系建构 | 第34-51页 |
3.1 屋面改造评价因子提取 | 第34-38页 |
3.1.1 评价因子确定 | 第34-35页 |
3.1.2 评价因子整合 | 第35-37页 |
3.1.3 评价因子筛选 | 第37-38页 |
3.2 综合评价体系建构 | 第38-50页 |
3.2.1 构建原则 | 第39页 |
3.2.2 层级结构 | 第39-41页 |
3.2.3 指标分析 | 第41-46页 |
3.2.4 权重确定 | 第46-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既有公共建筑屋面改造方案及其综合评价 | 第51-83页 |
4.1 屋面改造技术分析 | 第51-59页 |
4.1.1 屋面改造材料选择 | 第51-57页 |
4.1.2 屋面改造技术确定 | 第57-59页 |
4.2 屋面改造方案分析 | 第59-77页 |
4.2.1 改造方案设计 | 第59-65页 |
4.2.2 改造方案计算 | 第65-73页 |
4.2.3 改造方案模拟 | 第73-77页 |
4.3 屋面改造综合评价 | 第77-82页 |
4.3.1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第77页 |
4.3.2 指标灰色关联度评价 | 第77-81页 |
4.3.3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1页 |
4.3.4 屋面改造优化分析 | 第81-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