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碳纳米管纤维制备方法 | 第15-23页 |
1.2.1 溶液纺丝法 | 第16-18页 |
1.2.2 阵列纺丝法 | 第18-20页 |
1.2.3 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0-23页 |
1.3 碳纳米管纤维强化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3.1 碳纳米管纤维强化机理 | 第23-25页 |
1.3.2 碳纳米管纤维强化方法与效果 | 第25-30页 |
1.4 碳纳米管纤维/金属复合纤维 | 第30-32页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3-3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2.2 碳纳米管纤维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35-39页 |
2.3.1 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2.3.2 性能测试 | 第36-39页 |
第3章 碳纳米管纤维制备工艺优化 | 第39-65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FCCVD法制备碳纳米管气凝胶制备 | 第39-47页 |
3.2.1 碳纳米管气凝胶形貌与形成机制 | 第39-41页 |
3.2.2 碳纳米管气凝胶结构与形貌 | 第41-46页 |
3.2.3 碳纳米管气凝胶-纤维结构转变 | 第46-47页 |
3.3 工艺参数对FCCVD法制备碳纳米管纤维结构影响 | 第47-59页 |
3.3.1 温度优化 | 第48-51页 |
3.3.2 载气优化 | 第51-56页 |
3.3.3 催化剂优化 | 第56-59页 |
3.4 碳纳米管纤维制备薄膜技术 | 第59-63页 |
3.4.1 高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制备技术 | 第59-61页 |
3.4.2 不同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 | 第61-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碳纳米管纤维强化及其强化机制 | 第65-99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拉拔对碳纳米管纤维强化作用 | 第65-80页 |
4.2.1 直接拉拔 | 第66-68页 |
4.2.2 包套拉拔 | 第68-73页 |
4.2.3 拉拔处理对碳纳米管纤维性能优化与机理 | 第73-80页 |
4.3 轧制对碳纳米管纤维强化作用 | 第80-92页 |
4.3.1 轧制碳纳米管纤维结构变化 | 第80-84页 |
4.3.2 轧制碳纳米管纤维性能优化与机理分析 | 第84-89页 |
4.3.3 轧制扁带状碳纳米管纤维对比分析 | 第89-92页 |
4.4 轧制对碳纳米管薄膜强化作用 | 第92-98页 |
4.4.1 高取向性碳纳米管薄膜强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 第92-96页 |
4.4.2 不同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强化后性能 | 第96-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制备及性能优化 | 第99-124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 | 第99-111页 |
5.2.1 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99-100页 |
5.2.2 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形貌 | 第100-106页 |
5.2.3 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性能 | 第106-111页 |
5.3 拉拔对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强化作用 | 第111-119页 |
5.3.1 拉拔强化处理碳纳米管 /铜复合纤维结构变化 | 第112-114页 |
5.3.2 拉拔强化处理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性能 | 第114-119页 |
5.4 轧制对碳纳米管/铜复合纤维强化作用 | 第119-123页 |
5.4.1 轧制强化处理碳纳米管 /铜复合纤维结构变化 | 第119-121页 |
5.4.2 轧制强化处理碳纳米管 /铜复合纤维性能 | 第121-12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43-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个人简历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