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论文--编织论文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概念界定第10页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第10-11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5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6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概述第16-42页
    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带的应用第16-22页
    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带风格特征第22-27页
        2.2.1 织带的材质第22-25页
        2.2.2 织带的色彩第25-27页
    2.3 新疆蒙古族的“东归”与“西迁”第27-32页
        2.3.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东归”迁徙情况第28-31页
        2.3.2 新疆察哈尔蒙古族“西迁”迁徙情况第31-32页
    2.4 传统编织技艺现存地区及传承人情况第32-41页
        2.4.1 传统编织技艺现存地区第32-33页
        2.4.2 传统编织技艺传承人情况第33-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综版织造技艺研究第42-66页
    3.1 综版织机的历史溯源第42-44页
    3.2 综版织带的特征及规格第44-47页
        3.2.1 织带特征第44-45页
        3.2.2 织带规格第45-47页
    3.3 综版织造原理第47-54页
        3.3.1 四孔综版的意匠图及穿综图第48-50页
        3.3.2 经线穿线的方向第50-53页
        3.3.3 综版旋转的方向与角度第53-54页
    3.4 技艺传承人的织造流程第54-60页
        3.4.1 博湖县朗斯曼织造流程——以两孔综版为例第54-58页
        3.4.2 和静县赛乃儿织造流程——以四孔综版为例第58-60页
    3.5 两孔综版与四孔综版的织带差异第60-64页
        3.5.1 二孔综版织带第61-62页
        3.5.2 四孔综版织带第62-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综杆织造技艺研究第66-79页
    4.1 综杆织机的历史溯源第66-69页
    4.2 综杆织机的结构及规格第69-71页
    4.3 综杆织机的织造流程第71-77页
        4.3.1 牵引经线第71-73页
        4.3.2 织物上机第73页
        4.3.3 整理经线第73-74页
        4.3.4 制作线综第74-75页
        4.3.5 织造第75-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5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手指斜编技艺研究第79-100页
    5.1 手指斜编的历史溯源第79-80页
    5.2 手指斜编的组织分类第80-84页
    5.3 手指斜编原理第84-98页
        5.3.1 多组经线斜编斜纹编织带第84-89页
        5.3.2 七组经线斜编斜纹编织带第89-91页
        5.3.3 斜编双层编织带第91-97页
        5.3.4 双层斜编织带边穗收尾方法第97-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附录第106-1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性艺术主题的嬗变
下一篇:安徽省潜山县龙湾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