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传热管内置金属丝网强化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强化换热技术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实验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管内单相对流强化传热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CFD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1 CFD基本方法第21-22页
        2.1.2 CFD工作流程第22-23页
        2.1.3 CFD商用软件介绍第23-24页
    2.2 对流强化传热原理第24-26页
        2.2.1 强化传热技术机理分析第24-25页
        2.2.2 强化换热技术评价准则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内插丝网圆柱强化传热管数值模拟第27-50页
    3.1 物理模型第27-28页
    3.2 数值模拟方法第28-32页
        3.2.1 计算模型维度转换第28-29页
        3.2.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第29-30页
        3.2.3 网格生成及求解策略第30-32页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32-49页
        3.3.1 计算模型验证第33-34页
        3.3.2 整体传热性能分析第34-41页
        3.3.3 周期性强化管传热特性第41-45页
        3.3.4 丝网圆柱出口封头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内插丝网圆锥强化传热管数值模拟第50-77页
    4.1 物理模型第50-51页
    4.2 数值模拟方法第51-56页
        4.2.1 计算模型维度转换第51-53页
        4.2.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第53-55页
        4.2.3 网格生成及求解策略第55-56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56-75页
        4.3.1 周期性边界可行性及计算模型验证第57-59页
        4.3.2 丝网圆锥间距S以及底面直径δ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第59-66页
        4.3.3 丝网规格PPI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第66-67页
        4.3.4 传热管流场、温度场分析第67-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奖励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厂乏燃料池丧失冷却事故分析之MELCOR模拟
下一篇:振荡热管内两相流界面形态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