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CCUS指南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14-32页 |
2.1 CCUS系统的组成 | 第14-19页 |
2.1.1 捕集系统 | 第15-16页 |
2.1.2 CO_2运输系统 | 第16-18页 |
2.1.3 CO_2的封存系统 | 第18-19页 |
2.2 CCUS指南研究 | 第19-29页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2.2.3 典型示范项目案例分析 | 第25-29页 |
2.3 中国CCUS项目现状及发展与障碍 | 第29-31页 |
2.3.1 中国CCUS项目现状 | 第29-30页 |
2.3.2 中国CCUS技术的发展与障碍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CCUS示范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2-38页 |
3.1 指标体系 | 第32页 |
3.1.1 评价标准及内容 | 第32页 |
3.2 CCUS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6页 |
3.2.1 经济性指标 | 第32-33页 |
3.2.2 技术指标 | 第33页 |
3.2.3 安全指标 | 第33-34页 |
3.2.4 环境影响指标 | 第34页 |
3.2.5 国家或当地政府的支持指标 | 第34页 |
3.2.6 项目的执行能力 | 第34-35页 |
3.2.7 公众认可指标 | 第35页 |
3.2.8 项目对CCUS技术发展的贡献 | 第35页 |
3.2.9 项目对CCUS相关产业产业发展指标 | 第35-36页 |
3.2.10 项目的可示范性指标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适应决策支持的问卷调查模型统计 | 第38-63页 |
4.1 CCUS指标体系对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封存行业的影响 | 第38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4.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第38-60页 |
4.2.1 经济性指标分析 | 第40-43页 |
4.2.2 技术性指标分析 | 第43-46页 |
4.2.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46-49页 |
4.2.4 环境影响指标分析 | 第49-52页 |
4.2.5 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指标分析 | 第52-54页 |
4.2.6 项目对CCUS相关产业发展指标分析 | 第54-57页 |
4.2.7 项目的可示范性指标分析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第5章 统计调查数据的卡方(X~2)检验 | 第63-75页 |
5.1 卡方检验 | 第63页 |
5.2 接受调查对象的背景和指标选择之间的影响 | 第63-74页 |
5.2.1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经济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2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技术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5.2.3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安全性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4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环境影响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5.2.5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国家或当地政府的支持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5.2.6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项目的执行力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5.2.7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公众认可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8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CCUS技术发展的贡献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5.2.9 调查对象的背景对CCUS相关产业发展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5.2.10 调查对象背景对CCUS项目的可示范型指标重要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5-78页 |
6.1 结论 | 第75-77页 |
6.2 发展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