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学观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9-15页
    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学观研究综述第9-13页
        (一)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第9-10页
        (二) 从词史流变的角度第10-11页
        (三) 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第11-12页
        (四) 从词学批评研究角度第12-13页
    二 写作构想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体观第15-20页
    第一节 词是“倚声末技”第15-17页
        一 词是“小道”、“倚声技末”第15-17页
        二 词是用来消遣娱乐的第17页
    第二节 矛盾的词体观:既贬斥词,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词的价值第17-20页
        一 对词的审美价值进行肯定第18页
        二 对词的学术价值进行肯定第18-20页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史观第20-28页
    第一节 词的起源第20-24页
        一 词的文体形式起源于《诗经》与古乐府第20-21页
        二 词的音乐成分起源于燕乐第21-24页
    第二节 词的发展第24-28页
        一 五代:出现了最早的词集第24-25页
        二 宋代:词的全盛时代第25-26页
        三 金元:词开始衰落第26页
        四 明代:词的学术价值不高第26-27页
        五 清代:词学理论繁盛第27-28页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学批评观第28-45页
    第一节 词要合乎音律第28-29页
    第二节 词的“正变”问题第29-35页
        一 词以婉约为正宗第29-32页
        二 词以豪放为变体第32-35页
    第三节 对重要词人的评价第35-39页
        一 柳永将词变“雅”为“俗”第35-36页
        二 苏轼拓展了词的形式和内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第36-38页
        三 辛弃疾开拓了词的意境,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第38-39页
    第四节 打破清初各派的宗宋之争,推崇“雅趣”之词第39-42页
        一 吸收了云间派“崇南唐、北宋,尚婉丽当行”的词学理论第39-40页
        二 吸收阳羡派“倡豪放词风,反对孱弱词风”的词学理论第40-41页
        三 吸引浙西派的“雅”的词学理论,推崇“雅趣”之词第41-42页
    第五节 对作家作品的评论第42-45页
        一 欣赏有“风骨”,有“气格”的词人词作第42-43页
        二 极力遵照史实著录,不因人品而废词第43页
        三 在词选的评价上,认为善于作词者更会选词第43-45页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词学观对常州词派的启迪与影响第45-49页
    第一节 对常州词派词论的核心“寄托比兴”的影响。第45-47页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周济“浑化”说的影响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件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研究
下一篇:文体と内容から見る太宰治の女性視点―女性独白体作品を中心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