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2.1.1 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1.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内容 | 第21-22页 |
2.1.3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 第22页 |
2.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组织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第23页 |
2.2.3 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理论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3.1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 | 第26-30页 |
3.1.1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1.2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效果 | 第28-30页 |
3.2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3.2.1 政策执行目标群体参与率低 | 第30-31页 |
3.2.2 政策执行过程监管不足 | 第31页 |
3.2.3 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 | 第31-32页 |
3.3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3页 |
3.3.1 政府执行主体的缺陷 | 第32页 |
3.3.2 政策执行目标群体动力不足 | 第32-33页 |
3.3.3 政策工具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 | 第33页 |
3.3.4 政策本身存在问题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经验借鉴 | 第34-41页 |
4.1 国外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执行经验 | 第34-37页 |
4.1.1 德国运用强制手段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 | 第34-35页 |
4.1.2 日本通过环保教育推进垃圾分类政策执行 | 第35-36页 |
4.1.3 美国健全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 第36-37页 |
4.2 国内典型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经验 | 第37-38页 |
4.2.1 香港注重宣传教育 | 第37页 |
4.2.2 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强势推进 | 第37-38页 |
4.2.3 北京市完善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 第38页 |
4.3 国内外典型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4.3.1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 | 第38-39页 |
4.3.2 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是核心 | 第39页 |
4.3.3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营是主要模式 | 第39页 |
4.3.4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是突破口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提高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效果的建议 | 第41-46页 |
5.1 加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组织建设 | 第41-42页 |
5.1.1 完善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执行管理机构 | 第41页 |
5.1.2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 | 第41页 |
5.1.3 建立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平台 | 第41-42页 |
5.2 完善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措施 | 第42-43页 |
5.2.1 加大有序深入的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 | 第42页 |
5.2.2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便利性 | 第42页 |
5.2.3 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居民分类 | 第42-43页 |
5.3 完善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工具之间的优化组合 | 第43-44页 |
5.3.1 调整完善现有的政策工具 | 第43页 |
5.3.2 强化政策工具选择组合 | 第43-44页 |
5.3.3 注重各工具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 第44页 |
5.4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5.4.1 划加强总体规划 | 第44页 |
5.4.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第44-45页 |
5.4.3 落实责任制 | 第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